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齐白石三改告示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北平城。齐白石义愤填膺,一气之下辞去了教授职务,在家闭门谢客。   
一天,几个日本人以买画为名,找到齐白石,对他(恶狠狠  虚情假意)地说:“齐先生,欢迎你加入日本国籍,到日本定居。”齐白石(斩钉截铁  满怀歉意)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去日本,如果你们要我去日本,可以把我的脑袋拿去!”  
几个日本人听了这话恼羞成怒,但又碍于齐白石的名声和才气,不敢发作,便(气冲冲   灰溜溜)地走了。齐白石心想: 于是,他当天就写了一个告示贴在门外,上面写道:“中外官长买齐白石之画,可以派代表来,不必亲驾到门。自古以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然而告示贴出以后,还有敌人的爪牙前来纠缠。齐白石感到告示写的不够分量,就换上一个 “停止见客”的新告示。过了几天,齐白石觉得这个告示还不太妥当,干脆写了四个字贴在大门上:“白石已死”。   
齐白石写了三次告示(a表现  b以事告人)显示(a表现  b以事告人)了他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小题1】联系课文内容,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中圈出合适的词语。
【小题2】阅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括号里圈出“示”正确的解释。
【小题3】联系上下文内容,在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写齐白石当时的想法。
【小题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齐白石三改告示,他在第一次的告示中写道:这样写是因为在第二次的告示中他写道:这样写是因为第三次的告示是这样写的:
【小题5】读了课文,你认为齐白石是个怎样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02 03:44: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小题1】解释词语。
饱经风霜:_________________
静影沉璧: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细读第四自然段,说说阿炳从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中听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细读第五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二胡琴声动人心弦的句子,这琴声在告诉人们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难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风筝悠悠地飘

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春风轻轻地吹着,放风筝的季节到了。这一天,我们来到郊外放风筝。瞧,那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是陈晓嘉的,披着淡绿色纱衣的“蜻蜓”是徐孝杰的,展翅翱翔的“老鹰”是沈萌萌的,洁白如雪的“小鸽子”是我的。我手中的线团呼呼地转着,“小鸽子”展开翅膀,越飞越高。“呼……”风忽然转了向,“小鸽子”在空中连着打了几个滚,斜着身子俯冲下来。哎呀,不好了!我的风筝和萌萌的风筝缠在一起了。“小鸽子”在迅速地下降,“老鹰”也在迅速地下降……我们看见风筝下面有一颗枯死的老槐树,再过几秒钟,两只风筝将会被枯树枝撕破。忽然,“嘣”的一声,萌萌手中的风筝线断了。“小鸽子”挣脱出来,“嗖”地又飞上了天空。萌萌的“老鹰”却可怜巴巴地落在老槐树上,被扯得七零八落,真可惜!我回头看看萌萌,只见她拿着剩下的线团,笑眯眯地看着我。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她为了救我的“小鸽子”,扯断了自己的风筝线!我感激地把线团往萌萌手里一塞,搂着她的肩膀说:“萌萌,咱们去放‘小鸽子’吧!”萌萌的脸笑成了一朵花。这时候,我的“小鸽子”,不,我和萌萌的“小鸽子”正在蓝天上悠悠地飘……

【小题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的白云    ________的老槐树
【小题2】填空。 
我们的风筝可真漂亮,陈晓嘉的是“________”,徐孝杰的是“________”沈萌萌的是“________”,“我”的是“________”。如果你也参加了,你会做个________的风筝。
【小题3】为什么萌萌的“老鹰”被扯得七零八落,可她却笑眯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萌萌的脸笑成了一朵花。”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也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理解。

学溜冰

有一段时间,我跟着一位体育老师学溜冰。

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

果然,此法甚妙。因为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椅子行进,来往自如。

我想,椅子真是好!

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溜了一个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冰场,一看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哪!这回他走上来,一言不发,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失去了椅子,我不觉惊慌大叫,脚下不稳,跌了下去,嚷着要那椅子。

老师在旁边,看着我在那里叫嚷,无动于衷。我只得自力更生,站稳了脚步。我这才发现,我在冰上这样久,椅子已经帮我学了很多。但推椅子只是一个过程,真要学会溜冰,非得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带着椅子溜冰的,是不是?

不要以为你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更不要使你自己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世上没有人可以支持你一生!别人可以在你必要时扶你一把,但是别人还有别人的事,他不能变成你的一部分,来永远支持你。所以还是拿出力量来,承认“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吧!

【小题1】根据文章的内容,用“||”把文章分成两段,并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小题2】故事中,在“我”初学溜冰时,老师为什么给“我”一把椅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当“我”能推着椅子自如溜冰时,老师为什么又把椅子搬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怎样理解故事中“椅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章结尾 “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