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桥颂

弯弯的拱桥像彩虹一样横跨江面,坚实的桥墩像巨人一样稳稳地屹立在江心。桥下是终年流不尽的江水,桥上从早到晚是过不完的行人。过桥的人啊,成千上万,有谁注意过这普通的拱桥?然而,桥是值得赞美的,我要赞美这平凡的桥。

我赞美桥的朴实。比起那几十层的高楼大厦,也许它算不上雄伟;比起那玲珑的建筑物,也许它算不上精致。然而,它朴素、庄重。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衣,但它有充实的内心。你看,不管人们把它安置在哪里,它总是默默地在那里承担着自己的义务,尽自己的职责。它把为人们开辟一条伸向彼岸的通道,当做最大的快乐。

我赞美桥的辛勤 清晨 拱桥迎来了第一辆早班的汽车 深夜 桥上闪烁的灯光送走了最后一批夜班工人 每日里,无数车辆从它身上驶过,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它身上走过,脚下的流水也一刻不停地冲击着它。然而,它从未有过半点倦怠,也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它只是埋头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我赞美桥的无私。桥,是通向目的地的必经之路。人们在为到达终点而欢欣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这曾经走过的桥,而桥却无私地把自己贡献给人们,甘当人们的垫脚石。

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老师像桥一样辛勤。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不辞辛苦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我们作业 本上的条条批语,个个红钩,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老师像桥一样无私。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就,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

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

【小题1】查字典填空。
“履”字是(    )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
【小题2】按要求写词语。    .
(1)   写近义词。
屹立—— 凝聚—— 成就——   
(2)   写反义词。
精致—— 朴实——
【小题3】在第三自然段画线部分的空白处加上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B.,。,。。C.。,!,。
【小题4】“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本文借________赞美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0-18 09:05: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白杨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铁路沿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哪有这么大的伞!”“你看它多直!”妹妹争辩着。“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高?”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次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小题1】用横线画出描写白杨树内在品质的句子。
【小题2】写出白杨和边疆建设者的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为什么爸爸在看见“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他的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山观日出

黄山之胜,自然在于它那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然而最使我迷恋的却是黄山北海的日出。

我到北海,正值农历六月十五。那天我起了个绝早,东方天空只出现鱼肚白,滚圆的月亮还镶嵌在暗蓝色的天穹,四周的一切都在沉睡之中,只有早行的人登台阶时发出的嗒嗒声,有时也传来一两声低语和笑声。山间的冷风飕飕,吹在身上很有些寒意。饱餐了露水的松枝,翠色欲滴,散发着阵阵幽香。空气清新极了,我舒展双臂,深深地吸了一口,啊,是甜的。抬头仰望清凉台,那上面已聚集了不少观日出的人,远远望去,模模糊糊,恰似一尊尊雕像。此时天边已出现瑰丽的云彩,为不耽误观日出,我舍弃了眼前美妙的晨景,迎着习习山风,快步朝清凉台登去。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云彩不时变幻着颜色,只见紧贴山顶一条橙红色的光带,逐渐向两旁伸展,越来越长,环抱了群山。沉睡的“卧龙”披着薄薄的轻纱,浴着朝霞,慢慢地苏醒过来。彩霞由桔红、淡黄、莲青层层散开,一直扩展到西方天边。几朵墨色云彩,犹如露出在红海上的山峰,千姿百态,气象壮观。这时,启明星渐渐消失在天边。正东方徐徐涌出一片透明的金色霞光,紧接着,山尖上透出了些许发亮的“镜片”。接着,太阳就像美丽羞怯的少女,姗姗露出了脸庞。人们忘情地呼喊:“太阳!太阳!”山风呼呼,似乎也在欢呼这伟大的生命之源——太阳的升起。

我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它恬静、从容而又色彩斑斓。我惊叹:为人类驱散黑暗、送来光明的太阳,她的出现竟是如此地谦逊,毫不“盛气凌人”!

太阳已经高高地悬在东方的上空,变得炽热起来。我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放眼纵观那“猴子观海”、“骆驼石”等黄山奇景,只见它们全都染上了一层金辉,倍添丰姿,吸引着无数的游人。

【小题1】作者告诉我们,太阳从群山中升起时很从容,请你摘录文中的词语加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黄山四大景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主要描写了黄山日出的________。
【小题3】将下列词语恰当地连起来。
金色的 天穹
薄薄的 云彩
暗蓝色的 霞光
瑰丽的 光带
橙红色的 轻纱
【小题4】日出的过程是通过光彩的变化展现出来的,由光带到彩霞、到日出,色彩绚丽,变化多姿,气象壮观。你能从文中找出描写日出颜色变化的词语吗?试一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________ 并仿照例句写一句话。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品味

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敛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声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晴、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

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是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词。
(1)敛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窥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按划分的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回答问题。
(1)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为什么山峰一会儿像老妇,一会儿像老头,一会儿像老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能力展示台。

大自然的启示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难眠。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惊恐。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一种强烈雷电现象,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大幕,把天河之水(倾注 倾泻)到人间。

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 单调)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有。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着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惊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 限制),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小题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小题2】用波浪线画出前三段中联想的内容。
【小题3】用“_______”画出文中描写雨的句子。
【小题4】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光阴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shí sh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进行的节(zòu còu)。

(bèi péi)蕾在春风中粲然 A (zhàn)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间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 B (zhuì)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  )沉着而又默默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 C (ɡuàn),(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zhèn zhì)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  )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  )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 D (yān)没了他的脚印。

【小题1】将文中画线字不正确的字音删去。
【小题2】在文中A、B、C、D处填写正确的字。
A:__  B:___  C:___  D:___
【小题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还是  尽管  尽管  便  因为
B.仍旧  即使  即使  就  由于
C.还是  不管  还是  便  因为
D.仍然  哪怕  或是  就  由于
【小题4】多音字组词。
悄qiāo(____) qiǎo(____)  
散sǎn(____) sàn(____
【小题5】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____)—(____)  (____)—(____
【小题6】全文运用____化的写法,写到了岁月的无情却又慷慨、公正。其中第2~4段运用了____,句式,而第7、8段则运用了____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