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三斤。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 依靠)这三斤珍贵的水,而这些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温顺的老牛(挣脱 甩开)了缰绳,闯到沙漠里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运水军车来了,老牛迅速冲上公路,司机紧急刹车,军车停了下来。老牛取出半盆水——三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 叫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去。
【小题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小题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顺——(  )  热闹——(  )  虚假——(  )
【小题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稀——(  )  疼爱——(  )  僵持——(  )
【小题4】牛主人为什么那么残忍地抽打那头瘦骨嶙峋的老牛?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哪种有道理一些,请在后面括号里画“√”。
A.牛主人不喜欢这头倔强的老牛。(  )
B.自家的牲畜违反驻军的军纪,牛主人很没面子,打它是表明表明自己的态度。(  )
C.这头老牛太瘦了,还好吃懒做。(  )
D.像这样倔强的家伙,要给它点颜色看看,它才会听话。(  )
【小题5】 “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请你想一想,此时,老牛在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02 03:05: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现代文阅读
人蛇大战
最近,美国公布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绝密资料。据其中一份资料披露,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曾遭遇蛇的报复,士兵伤亡惨重。
1970年夏季的一天,美军第七军团某连上尉马丁带领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兼程,于午夜时分进入了预定的潜伏地带。随即,马丁派出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到河谷去背石头。
士兵们走到河边,一个士兵拆开一块石头后,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受到惊吓的毒蛇一下子蹿了起来,还没等他作出反应,就张开长有毒牙的大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这名士兵的脸上立刻血流如注,等同伴扑上来营救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不敢开枪,纷纷拔出匕首,一刀一刀挥刺过去。一条蛇被杀死,另一条负伤,钻进石缝中逃生。几分钟之后,他们准备离开河滩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咝咝”声,从黑漆漆的石缝里一下子钻出上百条黑绿相间的大蛇。士兵们急忙拔出腰间佩带的匕首向蛇群乱砍过去,毒蛇疯狂地咬噬士兵。数十名中毒的士兵倒在地上命丧黄泉,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幸逃回营地。可是复仇心切的蛇顺着伤兵逃走的路线追来,在美国兵的营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没多久,蛇群的先锋部队进入营地。负责警戒的哨兵因害怕附近有越军哨兵而不敢开枪,只能用刺刀来刺杀,雪亮亮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血肉模糊的蛇肉。但是蛇群的“大军团”蜂拥而至,遍地密密麻麻。它们把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把包围圈越缩越小,转瞬间便冲到了每个人的身边。它们昂起头,隔着士兵厚实的军服,用长而尖的毒牙咬破衣服,进而咬进肉里。马丁也被蛇咬伤了,虽然作了伤口处理,终因中毒太深而奄奄一息。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地雷里的炸药取出来,撒在营地周围,浓烈的硫磺味使蛇群不敢靠近。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12人。
【小题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为人知(xiān)  伏(qián)  披(lòu)  首(bǐ)
B.为人知(xiǎn)  伏(qián)  披(lù)   首(bǐ)
C.为人知(xiǎn)  伏(qiǎn)  披(lù)   首(bǐ)
【小题2】词语积累。
①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被毒蛇咬伤的士兵?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②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毒蛇“大军团”?
________    ________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选词填空。
敏锐    厚实    浓烈    血肉模糊    从天而降  雪亮亮
________的军服 ________的嗅觉 ________的大雨
________的蛇肉 ________的刀刃 ________的硫磺味
【小题4】把下列句子换成“被”字句。
①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________ 
②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________
【小题5】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人蛇大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最后剩下了多少人?这使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情,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小题1】用“√”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然(jí jì)罚(chéng chěng)
【小题2】写出画线字的含义。
( )步( )
( )敌( )
【小题3】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处罚( )  商量( ) 招呼( )  嫉妒( )
【小题4】将语段中画“——”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小题5】结合语段内容,回答问题。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体现周瑜的做法是?
(2)“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体现周瑜的目的是什么?
(3)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这次说明什么?

同类题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选 择

城东石板桥下有一家凉粉店:状元凉粉店。听说,店主的儿子3年前成了本城的高考状元,状元凉粉就此得名。城里人都想讨个好彩头,听说那儿的生意很火。

一切只是听说而已,凉粉对于我这个农村学生来讲真是一种奢侈品,( )吃不饱,( )贵。

可今天,我却坐在状元凉粉店里,准备尝尝这种“珍馐”。另外——我叹了口气:唉,真倒霉,前天买参考书,贪便宜在街边小摊上买,黑灯瞎火的,摊主找了张20元的假钞给我。

 “小伙子,凉粉来啦,吃吧!”店主将满满一大碗凉粉端到我面前。

说真的,这东西又白又滑,爽口宜人,还真好吃,真想天天吃个够。

 “上学呢?”店主(辍 掇 缀)了张板凳坐下来。这时我才抬头打量起她,四五十岁,皮肤很黑,脖子上、手臂上都是些热毒疹。

 “噢,高三了!”这时,我又想起了兜中那张假币,今天可要将你出手了。

 “快要高考了,要注意加点营养,可别亏待自己呀。”店主的话使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每次来看我,都会将家里的老母鸡生的那几个蛋塞(sāi  sài   sè)给我,而我知道,为了我在城里上学,家里一年沾不到十次腥……“那我就更不能让这钱留在兜里!”

 “当家的,水开了!”店主被伙计喊到一旁打凉粉去了。我出于好奇,跑去看。只见一锅滚烫的热水向一个瓷缸里一冲,店主操起一根两指粗的木棍,插进瓷缸中的透明状胶体内,使劲搅拌,沸腾的水早已化成水汽,直扑店主,店主的手臂顿时烫得通红……

我被眼前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我想起在农村打铁的父亲,他也在(炎热 灼热)的环境下辛劳,为我挣来一分一分的学费……

我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将这20元假钞用掉,使这位店主蒙受损失?不用吧,自己下半个月的日子可就难过了;用吧,抛给这位与我父母一样劳苦的店主,让她的状元儿子少掉20元的生活费,我也于心不忍。

怎么办?我受着良知和生活压力的煎熬……

终于,我咬咬牙,掏出身上仅剩的5元真币,“阿姨,给您钱!”“傻孩子,没看见墙上贴的‘高三学生免费’的字条吗?下回再来,我给你炒俩(liǎng   liǎ)菜。”

回校后,我就把那张假币撕掉了。

为了店主的真诚,为了我的父母,为了自己,这次选择,值!

【小题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宇、词及拼音。
【小题2】解释“好彩头”“珍馐”,并填空。
①好彩头:__________,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珍馐:__________,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小题4】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视凉粉为奢侈品,却为什么去吃状元凉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受着良知和生活压力的煎熬……”这句中“良知”具体指什么?“生活压力”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能读懂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吗?简要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那一瞬

“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本文的中心?”临下课时,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接着就是一片沉默,大概所有的同学都在思考吧。两分钟过去了,我已组织好语言,悄悄抬起头看了周围一眼,真齐呀——同学们一律趴在桌上,低着头。我赶忙也埋下头。

“想好了吗?”——老师要提问。

我多么希望老师叫我啊,可我却没有勇气举手,我默默地等待着老师,心里轻轻呼唤着:“老师,我会!老师,叫我吧!”然而头却还深深藏在那片整齐的方阵里。

教室里出奇的安静,老师突然笑了:“别这么紧张嘛,我又不会吃了你们。来,把头抬起来,你们不觉得憋闷吗?”

我跟着大家把头抬起来,心里一直呼唤着老师,可老师却听不见。

老师也在等。又一分钟过去了,教室里仍然那么安静,老师决定“点将”了。我盼望着老师“垂青”,却又害怕她问我。她还在寻找,目光从我身上溜过去了,我的心一下凉了半截。突然,她好像发现了什么——她的目光居然又回到我身上,我们的目光相遇了,我用眼神告诉她:“老师,我会。”她似乎看懂了我的“话”,先冲我微微一笑,像是鼓励,给了我一点信心,然后点到我的名字。我觉得一切进行得那么缓慢,而事实上一切又是那么快,只那一瞬,那一瞬我紧张、兴奋到了极点。

我站起来,把早已组织好的语言重复了一遍,声音那么响亮,答得那么流利,我简直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些什么,又是怎样坐下的。我只觉得心在跳,剧烈地跳。我的回答其实并未让大家多么吃惊,同学们那么平静,然而我心里却像有什么在翻动着。我甚至想和同桌握握手,让他分享一下我的快乐……

这就是我——一个中等生回答问题时的瞬间感受,虽然平凡,可是,我认为这里包含着最伟大的东西,那就是老师的目光与我的目光相遇的那一瞬。那一瞬里包含着老师给我的信心,那一瞬让我冲出紧张的束缚,那一瞬我证明了自己。人生道路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一瞬。千百个这样的一瞬汇集成我的自信,千百个这样的一瞬编织成我未来的梦,千百个这样的一瞬铺平我生活的大道!

【小题1】“一瞬”的意思是__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画出一句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小题3】你认为“我”为什么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却没有举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说说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题目“那一瞬”指的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一瞬”指的是老师的目光与“我”的目光相遇的那一瞬
B.“那一瞬”包含着老师对我的信心
C.“那一瞬”指“我”回答完问题想和同桌握握手的那一瞬
D.“那一瞬”让我冲出紧张的束缚,让我证明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