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对比阅读

玩中的发现

星期天,阳光灿烂。我在阳台上玩小镜子。我看见墙上有一块白光,它时有时无,我的手动,它也跟着我的手动。我想: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越玩越带劲,不知不觉玩了很长时间。后来我终于发现其中的原因了:原来只有当阳光强的时候,墙上的那一块白光才是最亮的,没有阳光的时候,镜子就不会反射出阳光,所以墙上也就不会出现白光了。
妈妈在阳台上洗衣服,洗完后一盆水没有倒掉。我想:我把镜子放在水里不知墙上还会不会出现白光?当我把镜子放入水中一半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们知道我看到的是什么吗?说出来你们肯定不相信,我看到的不是白光,竟然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这是我玩镜子的发现呀!你们觉得有趣吗?
【小题1】照样子写词语。
时有时无(含有反义词)____________
不知不觉(第一、三字相同)__________
【小题2】在玩镜子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些什么呢?找出相关语句,画上“——”。
【小题3】为什么墙上的那块白光会时有时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当“我”把镜子放入水中一半时,“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玩耍给了你乐趣,你在玩耍中又有什么发现呢?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0-11 12:46: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

【小题1】“一片好意”,还可以说是一(_________)好意。
【小题2】“一个生病的朋友”,还可以说是一(_________)生病的朋友。
【小题3】“一直站着”还可以说是(_________)站着。
【小题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看望——( )    痛楚——( )    避免——( )
【小题5】“车上早就人满为患”的意思是(    )
A.车上的人刚好坐满。
B.车上的人特别多。
C.因为上来这些人而使车上人特别多。
【小题6】“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就这个故事而言,前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
A.让座女孩B.老人C.女儿D.作者
【小题7】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用横线画出来。
【小题8】前文说“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把这句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9】从女儿的哪些动作可以看出对父亲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我读小学时,苏珊那小小的身体里竟长了肿瘤,住院接受了三个月的化疗。原来那一头美丽的金发差不多要掉光了。这使她也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更残忍的是,每天她要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去上课。这件事引起了老师的深思。
在苏珊返校前,老师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周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星期一到了,苏珊回到了她离别三个月的教室。但是,她站在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的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帽子再普通不过了,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与别人没有区别,没有什么障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么甜美,那么开心。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小题1】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________乎(jī  jǐ)    ________乎(sì  shì)   蓬________(bò  bé)
【小题2】写出下列词的同义词。
残忍________ 障碍________ 郑重________
【小题3】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让每个同学都戴一顶帽子,而且越新奇越好?你从老师这一做法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讲讲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给短文加个题目为: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家乡的蒿笋

我的家乡——武进市,有一种“专利特产”——蒿笋。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过了这个地段,穿乡过村,也难于寻觅它的踪迹了。家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间,来到我们这鱼米之乡时,看到这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良,心里留恋不舍,离去时便把头上的银簪留在了江边。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洁白美味的蒿笋。

每年初春,江边的芦苇刚刚发芽,蒿笋便随之探出了小脑袋,到了春夏之交,芦苇在河滩上织成青纱帐,蒿笋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变得白白胖胖了。它们把身子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人们去采集。人们把新鲜的蒿笋剥去了一层外皮,便露出了里面洁白无瑕的笋芯,鲜嫩得仿佛吹弹可破——这便可以用来制作鲜美的菜肴了。

蒿笋的吃法很多,( )每种做法各有各的妙处,( )总少不了鲜、嫩、香、脆这四大特点。

这个季节,正值长江边上又一特产——籽虾上市的时候。于是,蒿笋烧籽虾也就成为家乡的一道名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条托金虾”。瞧,白嫩的蒿笋上托着鲜红金亮的籽虾,红白相间,看一眼就会使人心醉;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仿佛渗入了每一个细胞,使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夹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轻轻一咬,随着“咔”的一声脆响,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一直鲜到心里。

蒿笋( )香浓味鲜,美味可口,( )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

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勤劳淳朴的家乡人们一定会让您尝尝家乡的珍品——蒿笋!

【小题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_____  善良_____  隐藏_____
【小题3】蒿笋生长在哪里?请用直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蒿笋做的菜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