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各题。
(甲)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①之妻,贻②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③,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④,六幕⑤相联如胠箧⑥,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⑦其精练。
(注释)①常:人名。②贻:赠送。③qì:完结,终了。④弥束:更加紧密连接。⑤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⑥胠箧qū qiè:一只打开的箱子。⑦伏:通“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是非木柿
____________ ②转转不
已____________③人
履其板
____________ ④塔
遂定
____________【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问塔动之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B.康肃忿然曰 然则天下之事 |
C.乃以瓦布之 以为顺流下矣 |
D.而动如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2)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小题4】仔细摘摩甲文中老河兵的“笑”与乙文中喻皓的“笑”,分析两人“笑”的不同意味
【小题5】下列各项均是同学们从甲乙两文中得到的启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凡事不要空想,要勤于观察思考,勤于动手。 |
B.要联系实际,客观判断,不要主观臆想。 |
C.一个人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的判断正确与否。 |
D.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