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理解。

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汉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诗的灵性。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呢?

我是炎黄子孙,是喝扬子江水长大的,也许和其他民族的人一样喜欢夸耀自己的东西。俄国罗蒙诺索夫不是用诗的语言赞美过俄罗斯语言吗?我不是传统的盲目维护者,而是崇尚人类创造的文明。

啊!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一样,我真的钟情于我们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生命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必将越来越被世人所喜爱和珍惜。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夸耀——________    壮丽——________
【小题2】请仔细阅读,找出文段中的排比句,画上横线。
【小题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徜徉: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盲目: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扬子江又叫什么?它与哪条河并称为我国的两条“大动脉”。
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28 04:44: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短文

美丽的彩虹

倾盆大雨终于停了!那布满天空的乌云似乎被眼前的雨后美景陶醉了,它们不想让自己破坏这美好而又优雅的气氛,悄悄地、悄悄地躲起来了。一直都躲在黑云后面的太阳也不甘于落后,它欢快地跳出云层,把自己的光和热还给大地……

突然,高空中出现了一道耀眼的光芒,慢慢变成了一层红色,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变粗,与此同时,红道的两边还不断地下垂,一直垂到低空,形成了桥的形状。“啊,美丽的彩虹出来了,好美呀!”我心中一阵欢迎欢喜。

紧接着,在红色的里层又透出一种淡雅的橙黄色,随后也扩大变粗,可没有红色那样美丽,那样鲜明。它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就像小姐妹一样亲热。

又过了一会儿,紫、青、蓝、绿也争先恐后地出现在天空中,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彩虹。这座美丽彩色的“桥”跟真桥一模一样,我多么想摸摸它那件美丽的七彩衣呀,一伸手,却什么也没有摸 到。这时从不远飘来几片雪白的云朵,它们围着彩虹,好像在赞美它。还有几片云飘浮到彩虹身边,轻轻地附在它身上,更给它增添了几份温柔和典雅。

多美的彩虹,它就像一首诗、一幅画、一段优美的乐曲。

【小题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不甘落后(_____) 优雅(_____)
【小题2】彩虹是由几种颜色组成的?请你按描写的先后顺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说说文中划线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并仿写这样的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横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同类题2

美文阅读

雨的四季(节选)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晩,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姿容——(_______) 粗犷——(________)  端庄——(_______) 静谧——(________)
【小题2】作者笔下的雨在每个季节都不同,选一选。(填序号)
a.热烈而粗犷    b.端庄而沉静 c.柔情而有生机
(1)春雨:_______    (2)夏雨:______  (3)秋雨:_______
【小题3】读第③段画“___”的句子,“别有一番风情”指夏雨的哪些方面?(   )
A.说下就下;光头淋雨,更有滋味。B.花朵、树叶、杂草成长。
C.雨点、蝉声、蛙鼓一起奏起雨的交响曲。D.以上都是
【小题4】读第④段画“    ”的句子,作者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描写“秋雨”的?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小题5】短文是围绕第________段来写的,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同类题5

课内短文

阅读《天火之谜》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

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zuàn)住丝带。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yàng)了。

【小题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雷电交(   )  不足为(  )  无稽之(  )
(   )为一谈  怒发冲( )   (  )喜若狂
【小题2】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习惯地认为,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课文内容填空。
(1)富兰克林是(    )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    )和(   )他发明的(  ),不但破除了(  )迷信,还使人类避免了雷击灾难。
(2)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  ),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   )”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  )、(   )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  )、(   ),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