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乡下一间(简朴、简陋、简单)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倾听、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他正想着,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落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上瞧,又滴了一滴水,正好滴在他眼睛里。他跳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啦!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看滴下来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
“峨,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即消了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上楼去了,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集中精力、津津有味)地弹着。旁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苦闷、思索、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  当他下楼时  不禁暗暗感叹道  真努力啊  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小题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词,并在上面打“√”
A.
【小题2】给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A.
【小题3】用“    ”来出描写优美琴声的句子
A.
【小题4】楼上滴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小题5】本文的主人公应该是(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07 12:50: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渔王的儿子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尊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到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渔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和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小题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显而易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渔王”年老的时候为什么苦恼?(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表明渔王在教孩子捕鱼技术上的做法   是:________________(一个成语)。
【小题4】“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   差?”“渔王”说这句话时的心情如何呢?渔人的失误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路人的观点是什么?(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请你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说说如何教育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位老师发现一个男孩上课时常低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看见那个男孩好像又在画着什么,他边朗读课文边走到那个男孩身边,拿起他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着,要男孩课后再做些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奇怪的是,自此那个男孩上课再没有画画,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而且后来成了颇有造诣的漫画家。显然,那位老师并没有因为男孩的恶作剧而大动肝火,加以指责、训斥甚至变相体罚,使其情绪低落、一蹶不振,而是从中发现了他的美术天赋,并加以鼓励引导,用自己的宽容、智慧和无私的爱心,点亮了孩子的心灯,使孩子能辨清方向、认清目标,奔向了希望的未来。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
(1)大动肝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蹶不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老师看见男孩上课画龇牙咧嘴的自己时,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小男孩为什么能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能从文中提炼一个词语,给短文填上一个恰当的富有深意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外阅读理解。
蜜蜂
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得得”之声。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然而“嗡嗡”,“得得”,也只管在我耳旁继续作声,不稍间断。过了几分钟之后,它们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觉这是写稿时耳旁应有的声音,或者一种天籁,无须去探究了。
②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举头看见这“嗡嗡”“得得”之声的。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
③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不起来为它谋出路,任它乱撞乱叫到这许久时光,心中觉得有些抱歉。然而已经挨到现在,况且一时我也想不出怎样可以使它攒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会儿,等到点着了香烟再说。
④我一边点香烟,一旁观它的乱撞乱叫。我看它每一次攒,先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冲过去,把它的小头在玻璃上“得,得”地撞两下,然后沿着玻璃“嗡嗡”地向四处飞鸣。其意思是想在那里找一个出身的洞。也许不是找洞,为的是玻璃上很光滑,使它立脚不住,只得向四处乱舞。乱舞了一回之后,大概它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再飞开来,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处地方直撞过去。因此“嗡嗡”“得得”,一直继续到现在。
⑤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求生活真不容易,只做一只小小的蜜蜂,为了生活也须碰到这许多钉子。我诅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见窗外花台里含着许多蜜汁的花,以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同类,一面又周密地拦阻它,永远使它可望而不可即。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
⑥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我家祖母年年养蚕。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为了一双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攒得出去。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
⑦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
⑧于是我起身来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开开,让我们这蜜蜂得到出路。但是同室的人大家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那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
⑨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的事忘却了。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
【小题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②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易”的几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理解

多看一本书

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一生感到最吃亏的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书看得太少了!

小时候,我最怕打架,被人打了也不敢还手。(āi ái)打的时候,心里实在很难过,但现在想想,一点也不(jué jiào)得被人欺侮有什么吃亏的。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有同事向我借了钱,赖账不(hái huán)。那时候我每月的工资除了有一部分必须寄给妈妈外,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好不容易从牙(féng fèng)里挤出一点钱,却被同事“吃”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但现在想想,这也并不是吃亏。

可是,书读得太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我处(chū chù)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却不一定能获得跟别人一样的收获。这样的吃亏,才是一辈子吃亏。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写得真好:“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我马上把它剪下了,放在书桌上,作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时提醒我——多看一本书。

【小题1】用“√”标出加点字在文章正确的读音。
【小题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欺负(________) 难受(________) 味道(________) 收成(________)
【小题3】什么样的吃亏才是真正的吃亏?请用“____”在文中标出。
【小题4】作者两次写到“但现在想想”想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你怎么理解“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文中最后一句破折号表示(  )
A.转折B.解释说明C.声音的延续
【小题8】你的座右铭是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