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童年的旋律
一想起童年,我的耳际便立刻回响起一首首童谣……
爸爸经常告诉我,我刚咿呀学语的时候,每天上午奶奶总是把我搂在怀里,一边拉着我的小手,一边轻轻唱道:"小呀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唱到来劲儿时,奶奶总爱跟着节奏,用双手比着各种动作,逗得我张开小嘴,咯咯地笑个不停。
妈妈也时常告诉我,每天晚上,奶奶总要把我抱在怀里,一边轻轻抚着我的小脑袋,一边低声哼着:"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她用那洋溢着慈爱的童谣,把我送入一个个甜蜜的梦乡。
夏天的夜晚,奶奶喜欢拉着我到家门口的草地上乘凉,月光下,有时她拉着我的手,指着月亮吟道:"月儿弯,月儿圆,月儿弯弯像小船,月儿弯弯像圆盘。"星空下,有时她和我数着星星,一起快活地唱着:"天上星,地上灯,星儿眨呀眨眼睛,灯儿亮呀亮晶晶……"那明月、繁星、草地,还有祖孙俩的童谣,伴随着我度过了许多难忘的夏夜。
奶奶肚子就像一个童谣的篓子,掏不完,唱不尽。每一支歌儿都把我带进奇妙的童话世界,每一首童谣都蕴涵着奶奶深深的爱,每一个旋律都充满着奶奶无限的情。
如今奶奶已年近八十,她那根根银发,条条皱纹,仿佛就是十几年前的那一支支儿歌,一首首童谣。望着她那苍老而慈祥的面容,我似乎又回到了荡漾着歌和充满着爱的童年时代——童年的旋律是我最美好的记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咯咯地( )快活地( )
深深的( )无限的( )
根根( ) 条条( )
(2)“咿呀学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了作者_________的事情,主要写了_________和_________,那一首首童谣伴随作者走过了_________的童年时代。
(4)童年的旋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12 07:18: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种辣椒

  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快 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 愿望)种子早些发芽。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  辛劳)培育。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
  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有意思呀!知识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小题1】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
【小题2】找出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在下面画横线。
【小题3】把文章分成三段,在段尾用“‖”表示,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 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_______)
② 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________)
【小题5】“我”通过辛勤的劳动,收获了小半筐的辣椒,还收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乐园。

多看一本书

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一生感到最吃亏的是什么?”

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书看得太少了!”

小时候,我最怕打架。被人打了也不敢还手。挨打的时候,心里实在难过,但现在想想,一点也不觉得被人欺负了有什么吃亏。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有同事向我借了钱,赖账不还。那时候我每月工资除了固定有一部分必须寄给妈妈外,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却被同事了,心里自然不是个滋味,但现在想来,也不觉得有什么吃亏。

可是,我书读得实在太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了。从15岁外出到现在,30多年了,处处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劳动,却不一定能获得跟人家相同的待遇,这样的吃亏,才是一辈子吃亏!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句话写得真好:“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说得实在有道理。我马上把它剪下来,放在书桌上,作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时提醒我——多看一本书。

【小题1】“我”一生最吃亏的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1)书看得太少了。(  )
(2)同事向“我”借钱,赖账不还。(  )
(3)小时候,经常被别人打。(  )
【小题2】文中画“——”的句子应该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看到一本书里写得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喜欢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读过哪些书?请选择两本,把书名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芭蕉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树。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 ”。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乐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

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小题1】文中的横线处应填入以下哪句话(   )。
A.芭蕉不是人,心里怎么会不好受呢?
B.是的,老芭蕉多么可怜呀!
C.不会,她心里一定很快乐。
D.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小题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呆板——_________   稀疏——__________
怀疑——_________   高兴——__________
【小题3】根据短文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女教师    (______)的小学生
______)的果实 (______)的芭蕉
【小题4】“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
这句话表达了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为什么老师不觉“眼眶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类文阅读。

聂荣臻勤奋读书

1917年,聂荣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九如镇立高等小学。秋天,考入江津中学。从这个时候起,聂荣臻立志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对国家和民众有用的人。

进入中学以后,聂荣臻对读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方法。他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上课专心听讲,下课认真复习。一盏用墨水瓶做的油灯,成为他的小伙伴。晚自习以后,他们相伴夜读,直到很晚。许多星期天他都舍不得荒废,学校偏僻的过道上,经常可以看到他面壁而立,凝神背诵课文的身影。

读书时,他从来不放过任何问题,也不轻易去问同学或老师,而是反复思考,或者到图书室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他的作文基础很好,擅长写政论文章,凡此类作文,常常是下笔千言,深有见地、文笔流畅、论理精辟。

【小题1】聂荣臻独特的读书“风格和方法”指的是什么?请你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小题2】短文是从哪几方面写聂荣臻勤奋读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短文中说聂荣臻写的文章“深有见地”,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然后说一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这一见地反映了聂荣臻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