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在线。
逼出来的天才
在美国的一个小酒吧里,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在用心地弹奏着钢琴。说句实话,他弹得相当不错,所以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客人慕名而来,认真地倾听他的弹奏。一天晚上,一位中年顾客听了几首曲子后,对那个小伙子说:“我每天来听你弹奏这些曲子,你弹奏的那些曲子我都熟悉得简直不能忍受了,你不如唱首歌给我们听吧。”这位顾客的提议获得了不少人的赞同,大家纷纷要求小伙子唱歌
然而,那个小伙子在面对大家的请求时却变得腼腆起来,他抱歉地对大家说:“非常对不起,我从小就开始学习弹奏乐器,从来没有学习过唱歌。我长年累月地坐在这里弹琴,恐怕会唱得很难听。”那位中年顾客却鼓励他说:“小伙子,正因为你从来没有唱过歌,或许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个歌唱天才呢!”此时酒吧的经理也出来鼓励他,以免他扫了大家的兴
小伙子认为大家想看他出丑,于是坚持说只会弹琴,不会唱歌。酒吧老板说:“你要么选择唱歌,要么另谋出路。”小伙子被逼无奈,只好红着脸唱了一曲《蒙娜丽莎》。哪知道他不唱则已,一唱惊人,大家都被他那流畅自然、男人味十足的唱腔迷住了。在大家的鼓励下,那个小伙子放弃了弹奏乐器的艺人生涯,开始向流行歌坛进军。这个小伙子后来居然成为了美国著名的爵士歌王,他就是著名的歌手纳京高(Nat King Cole)。
要不是那次偶然的开口一唱,纳京高可能永远坐在酒吧里做一个三流的演奏者。
阅读训练台: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尴尬( )( )抱歉( )依赖( )
鼓励( )( )爵士( )谋生( )
(2)比一比,组词语。
慕(  )歉(  )奏(  )赖(  )
幕(  )谦(  )秦(  )懒(  )
(3)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①他弹得相当不错,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认真倾听他的弹奏。
“慕名而来”的意思是:
②被逼无奈,他只好红着脸给大家唱了一曲《蒙娜丽莎》。
“红着脸”写出了小伙子当时 的心情和  的样子。
(3)哪知道他不唱则已,一唱惊人,大家都被他那流畅自然、男人味十足的唱腔迷住了。
“一唱惊人”“迷住了”说明    
(4)根据原文内容判断,用“√”“×”表示。
①纳京高曾是一个小酒吧里的三流歌手。  (  )
②纳京高第一次当众给大家唱歌,唱的是《蒙娜丽莎》。 (   )
(5)这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19 02:20: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新年的钟声
新年的钟声雄浑激越,响彻天宇。钟声召唤着天边新年的第一抹红霞,钟声歌唱神州大地又一个灿烂的春天,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
逝去的一日日,一月月,都随着钟声汇入了时间的浩浩长河,一去不返。尽管我已分明地觉出自己对时光的一丝留恋,可更多的却是一种崭新的喜悦。
钟声依然回旋在我的耳畔,它敲打着追求的脚步,为明天铺就了一张洁白无瑕的答卷。我兴奋而犹豫地凝视着摆在眼前的课题,心绪却陡地茫然起来……
没有人能够预料明天,或许我们渴望成功,梦想出众,但洒下奋斗的汗水却不一定就会获得满眼的丰收。这世界本来就有太多的艰难与坎坷,太多的无奈与辛酸……
我的内心涌上一种空荡的失落感。“当——”什么声音?这么清越,这么振奋人心,又是新年的钟声!我仿佛听见了进军的号角,催征的战鼓,我仿佛听见有人说:全力以赴吧,唯有追求才是永恒!
在这钟声里,我想了很多很多。幸福只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不是终极目标的实现,竭尽全力,就意味着对艰辛和坎坷的无惧;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又包蕴着对成功的洒脱,对失败的坦然。竭尽全力就要珍惜分分秒秒,抓住每一个宝贵的机会,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得做好;凡是值得做好的事,都得做得更好。能做一棵参天大树,就不求成为一株默默无闻的小草;能奏出大海的雄浑磅礴,就不去学小溪只奏出喑哑的小调……
纵使历经挫折的我们,依然不能达成心愿,但我们毕竟追求过、奋斗过,毕竟已拥有一段无悔的历程。
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感谢新年的钟声,给了我一个思考的机会,让我正确地面对人生。而今,那激越的钟声已经远去,前进的风帆正待扬起,全力以赴吧,我的朋友们,让我们肩并肩,手拉手,许下能使彼此共勉的心愿,当钟声再一次敲响的时候,我们都不会遗憾。
1.解释词语。
雄浑:
震撼:
心绪:
2.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这篇短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4.听到新年的钟声,你有何感想?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我的油布伞
飘飘洒洒的雨丝,织成了一幅遮天盖地的珠帘。放学了,从学校里涌出许多花花绿绿的伞。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了令我难忘的一件往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来回走读最怕遇上雨天。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 不懂事 不能体谅娘的难处 便说 娘 要是有把伞就好了 咱买一把吧 娘好久没作声 最后才说 买 咱买一把 ‖
那时,我们家依靠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咣当咣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我每天伴着织布声入梦。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她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喜滋滋地对我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偶然一回头,望着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就一直伴随着我。我带着这把伞,母亲仿佛就在我的身边。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滚烫—(   ) 偶然—(   )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她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呢?

3.短文第3自然段中有一段话没有标点符号,请给加上。
4.短文分成四部分,已用“‖”标明,请写出第二、三部分的大意。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5.“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为什么心里一酸,眼里涌出泪水?请把你的理解简单地写在下面。

同类题5

阅读

梅兰芳练功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小时候,是个有志气、有毅力的孩子。梅兰芳曾进入“云和堂”学戏,拜吴菱仙老先生为师。吴先生对梅兰芳的要求很严,有时还采取十分严苛的训练方法,但梅兰芳总是按老师要求的那样,努力完成练功任务。当时,吴先生最厉害的一手是跷功。他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着一块砖头,让梅兰芳脚踏两根半米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站一炷香的工夫,起初,梅兰芳站上去总是战战兢兢,不到三分钟,就腰酸脚疼支撑不住了。可他刚跳下来,又必须马上再站上去,因为一炷香烧不完,是不准下来休息的。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梅兰芳的腿都站肿了。

经过一段时间基本功的训练,梅兰芳的跷功有了很大的长进。但他没有满足,又积极主动地设法增加训练难度。秋去冬来,他在庭院里找块地方浇了一个冰场,冰面光洁如镜,人走上去都免不了摔跤,可梅兰芳偏偏要踏上高跷,到冰场上去跑圆场。高跷本来重心就高,支撑面又很小,再加上冰滑,梅兰芳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吴先生看了有些怜惜和心疼,就对梅兰芳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兰芳却坚决地说:“先生,你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先生无奈,只好让他继续练下去。

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益甚大。他晚年时曾多次说:“幼年练踩跷,颇以为苦,但使我腰腿力量倍增。我在六十多岁时仍然演出《醉酒》《穆柯寨》一类刀马花旦戏,就不能不说是当年严格训练跷功的好处。真可谓‘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啊!”

【小题1】梅兰芳是著名的________艺术家,曾拜____________老先生为师,练习过____________功夫。
【小题2】从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我们感受到梅兰芳先生小时候练功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到了什么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还可换成另一句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