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快车。
————————
在北京北郊的一座寺庙里,悬挂着世界闻名的永乐大钟。它是我国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一口青铜大钟。
永乐大钟真不愧为“钟王”。它通体高6.15米,直径为3.3米,重达46.5吨.更为奇怪的是,大钟内外铸满用楷书书写的100多部经文,共有227000多个字。如果说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是北京的故宫,最大的祭坛是北京的天坛,那么世界上铭文最多的大钟就是永乐大钟了。
永乐大钟铸成到今天,已经有600年了。它不但外形丝毫不变铭文清新遒劲,而且钟声音亮之大,音色之美,都令人叫绝。钟声可以传道四五十千米以外,能分出1、3、5、1等几个音阶,余音飘渺能持续一分多钟。现在,每逢春节,便敲响永乐大钟。那雄浑而又深沉的声音,宣告着新春的 到来。
(1)给短文加个题目。(1分)
(2)从哪些地方看出永乐大钟不愧为“钟王”?(3分)

(3)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2分)
 
(4)给下列词语注音。(4分)
遒劲( )飘渺(   )   祭坛(   ) 铸造(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16 03:20: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有名,(    )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为什么叫“四合院”呢?(    )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宽敞的中心庭院,(    )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形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其他地区的民居有些就不是这样。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个小盒子围成的一个院落。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用“  ”画出“四合院”名字的由来。
(3)这篇短文的结构特点是(   )。
A.总—分—总B.首尾呼应C.空间顺序
(4)北京四合院主要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地方民居?(写出一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理解题。
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  60 芬尼
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
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
共计: 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
【小题1】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
慈爱  怀里  款项  塞进
【小题2】联系课文,想一想妈妈给小彼得开账单的目的是()
A、妈妈不想让小彼得浪费这些钱,她很节俭。
B、妈妈想跟小彼得要报酬。
C、妈妈想教育小彼得,让小彼得知道他做的事都是他应尽的职责,不该索取报酬。
【小题3】小彼得在看到妈妈给自己的账单后,是怎么想的呢?
 
 
【小题4】如果你是小彼得,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会怎么做呢?
 
 

同类题5

拓展阅读。
儿童团团长海娃
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这是十分重要的信。他便赶着一群羊做掩护送信去了。
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了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
海娃终于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小题1】从哪里看出这封信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联系上下文理解“灵机一动”的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当海娃再次被鬼子抓回去之后,海娃又想出了什么办法送信?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
【小题4】通过海娃送鸡毛信的整个过程,你看到了海娃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