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站得远些看自己
有位女孩有一副美丽动听的歌喉,但她却长着一口龅(bāo)牙,十分难看。
可是她十分喜欢唱歌,而且唱得动听极了。有一次,她去参加比赛,在表演时,总是想去掩饰自己难看的牙齿,她的表演让观众和评委感到好笑,参赛最终失败了。
但有位评委却发现了她的音乐内质极佳,在后台找到了她,很认真地告诉她:你肯定会成功,但是你必须忘记你的牙齿。
在评委的帮助下,女孩子慢慢走出了自己长着龅牙的生理缺陷。在一次全国大赛中,她的极富个性化的表演和歌唱倾倒所有观众和评委,她终于脱颖而出。
她就是卡丝·黛莉,美国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她的龅牙同她的名字一样响亮,代表了她的形象,歌迷们还称她的牙很漂亮。
长了一口龅牙,应该说是一种缺陷。如果你只盯着自己的缺陷,它只会告诉你是多么的不完美,多么的不幸。可是你站远了再去打量,这种缺陷有时却可成为长处。
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假如给你一枚硬币,你如何想办法把世界遮起来。答案很简单,把硬币放到眼前。很多时候,我们不也是把问题放在了眼前,使自己不见天日,忽略了其实可以把问题放到远点,换种角度看自己。《圣经》上说,上帝关了一扇窗,又会打开另一扇窗。这话不无启迪,我们根本不必要为自己的平庸或者丑陋之处感到自卑,只要善于发现,你完全可以从这些自认为丑陋的缺陷中找到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卡丝‘黛莉是_______国著名的__________,可她长着__________。就因为如此,所以在她第一次参加比赛时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后来在__________的帮助下,她战胜了自己,终于成为一名_______________。
(2)观众和评委们为什么被她所倾倒?为什么忘却了她的缺陷?甚至还认为她那副“丑牙”很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有缺点吗?你将怎样面对和战胜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16 08:51: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巧嘴王老师

王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就分到我们学校来教我们班的数学。

王老师课上得很轻松。我们听王老师的课,再难懂的知识,只要他一开口点拨,我们总能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王老师不布置家庭作业,我们轻轻松松就学过了一年,但考试下来,成绩总是全县前三名

我们把自己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考试中所获得的成绩,全部归功于王老师的“伶牙俐齿”。在课下,我们说起王老师来,总是称他为“巧嘴王老师”。

“巧嘴王老师”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不信,让我从我们班编的《王老师趣事记》一书中找出几件来给你讲一讲。

一天,上数学课时,王老师说:“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听着听着,我们都笑了,王老师问:“哪位同学能接着往下讲?““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后面的话可用什么标点符号来表示?“在我们兴趣盎然时,王老师引出了“循环小数”的名称,使我们觉得,学循环小数就同听故事一样。在讲“混循环小数”的定义时,王老师指着“1.63838……”说:“这个循环小数不是从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开始循环的,此处的6不参加循环,是‘混’进去的,所以我们把这一类小数叫作混循环小数……”一个“混”字,把我们的学习热情点燃了。在后面练习找混循环小数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找有没有“混”进去的数,兴奋极了。

王老师的巧嘴(   )在课堂上发挥大作用,在课后(   )处处叫人拍手称绝。四年级的一次课后,我们班的艾华同学不小心把墨水溅到了王老师的白衬衫上,艾华吓得低下头,等待王老师的批评。同学们也呆住了。王老师看了看我们,笑着说:“艾华呀,你怎么搞的嘛,早知今天你要给我泼墨水,我就穿黑衣服来啦!”同学们听了,发出一阵笑声……

王老师就凭这样一张“巧嘴”,让我们一听上数学课就觉得高兴;一看到他走进教室就觉得他是那样的可亲可敬。

【小题1】文中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是( )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不仅……也……
D.与其……不如……
【小题2】用“ ”画出第六自然段中的过度句。
【小题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短文对王老师的插述,可以看出于老师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选取了三件事来说明人物的特点。
B.作者在描写人物时,从一个角度进行选材,充分说明人物特点。
C.王老师课上得轻松,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D.本文叙述方式别具一格,讲故事的形式显得与众不同。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踏花归去马蹄香
有一次,朝廷决定考一考天下的画家。诏令一下去,各地的画家都纷纷来到京城。到了考试那天,主考官出了一个命题:“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把这句的内容体现出来。
开始,画家们都面面相觑,一筹莫展。过了一会儿,便先后动起笔来。有的画家绞尽脑汁,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有的画家在画面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有的画家煞费苦心在“马”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中疾速归来;有的画家苦思冥想,在“蹄”字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
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他(   )单纯着眼于诗句中的个别词,(   )在全面体会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表现诗句末尾的“香”字。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考卷交上来以后,主考官一幅一幅地审看。看了一张不满意,放在一边;又看了一张还是不满意,又放在了一边……等到看见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这一幅时,他脸上立时现出了喜悦的微笑。他连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于是选中了这一幅。
因为只有这一幅画真正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含义。在这句诗题里,“踏花”“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可用眼睛却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没有选中的那些画,恰恰都没有体现出这个“香”字来:而被选中的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这不正说明马蹄是泛着香味的吗?所以是成功的。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匠心独运—— 费尽心思——    
翩翩起舞—— 冥思苦想——
(3)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①这不正说明马蹄是泛着香味的吗?(   )
②有的画家绞尽脑汁,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有的画家在画面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有的画家煞费苦心在“马”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中疾速归来;有的画家苦思冥想,在“蹄”字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   )
(4)用横线画出表现这位画家匠心独运的语句。
(5)读了这个小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