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离教室越来越近了。传达室的挂钟告诉我,我[竞 竟]迟到了30分钟!每走[近 进]一步,我的心就跳得格外剧[烈 列]。“谁叫你起得这么晚呢?你看还有10分钟,第一节课就要下课了!”我暗暗责备自己,担心老师会严[历 厉]地批评我,同学们会投来责备的目光……
走到教室门口,我更huāng zhāng( )了。是进,还是退?我犹豫不决。但是,我忽然想到,在这guān jiàn( )时刻,后退一步,就是 róng rěn( )自己的错误,就是向自己的弱点退让;前进一步,就是克服缺点的开始,就能多学点知识。想到这里,我yì rán( )地抬脚跨进教室。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报告!”我刚喊出口,几十双眼睛刷地一下盯在我身上,我赶快低下头,只感到脸上发烫这时老师走了过来严肃而又亲切地xún wèn( )我 李文同学 今天怎么来得这么迟呢我轻轻地回答我我 昨晚看电视看得太晚了 今天睡过了头我的头更低了 老师看出了我的难为情,亲切地叫我坐下,chéng kěn( )地说:“珍惜这短短的几分钟!”我偷偷地看了一下周围,同学们的目光也是和善的……
亲切的jiào huì( ),善意的目光,使我忐忑不安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我暗下决心,要把sǔn shī( )的时间补回来。我坐好后,迅速拿出书和笔记本,带着huǐ hèn( )和决心,认真地记下了这bǎo guì( )的几分钟内学到的知识。
(1)围绕短文题目《迟到以后》,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思考你提出的问题,然后概括地说说这篇短文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中的拼音,在( )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去文中[  ]内不恰当的字。
(5)用“_______”画出一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6)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犹豫不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文中第3自然段没有标点处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怎样评价文中的这位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心目中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18 01:19: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的特许个生日送到我家。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因为这花是现金零售的。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瑕,芬芳沁人,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欣悦。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名者的形象。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怪僻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扒波助澜。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省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会不会是哪位青年人,对我怀有浪漫之想?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郁与温馨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我就是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偎——(____)   芬芳沁人——(____)
【小题2】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1)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依偎”换成“躺”或“靠”,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洁无瑕”“芬芳沁人”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猜想送花人时,为什么总会“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过文章,你觉得母亲送花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拓展阅读。
越谦和越接近高尚
黑格尔是学识渊博的德国大哲学家,也是极谦和的人。 
对黑格尔来说,谦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有次朋友们聚会,一位朋友问他:“您一贯谦和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小时候的一件事:
有一天上午,父亲邀他一同到林间漫步,他高兴地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专心地听了一会儿,问黑格尔:“孩子,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他仔细地听了一会儿,自信地回答:“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黑格尔惊讶地问父亲:“我们都没看见,您怎么知道肯定是一辆空马车呢?”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因为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粗暴地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侯,每当要出现自以为是、贬低别人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托马斯?杰弗逊是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也是一个极谦和的人。
1785年,他接替富兰克林出任驻法全权公使。有一天,他去法国外长的公寓拜访。
“您代替了富兰克林先生?”外长问。
杰弗逊回答说:“不,我是接替他,没有人能够代替得了富兰克林先生。”
外长不解地说:“在我看来,您和他都是美国建国时期的伟大人物。流传千古的《独立宣言》就是由您执笔,经富兰克林先生修改而成的。你们两个人双峰并峙,交相辉映,互相尊重,亲密合作,是分不出高低上下的。”
杰弗逊又回答说:“不,我代替不了他。富兰克林先生除在思想、政治领域之外,在众多的其他领域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没有人可以代替得了他。”
这使我想到了泰戈尔的一句话:“伟人多谦虚,小人多骄傲。”
乔·路易是纵横拳坛、打败众多高手的美国著名拳王,也是极谦和的人。
有一天,他和朋友骑车一起外出郊游,在路上被一辆大货车剐到了。货车司机怒气冲冲地跳下车,强词夺理地把他们痛骂了一顿。
等货车司机走了以后,朋友纳闷地问乔·路易:“你为什么不用拳头修理修理那个无理取闹的混蛋?”
乔·路易微微一笑,幽默地说:“谦和基于力量,傲慢基于无能。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罗索,你想一想,卡罗索会为他唱一首歌吗?”
谦和与高尚是近邻,谁越谦和,谁也就越接近高尚。谦和就像一件神奇的衣裳,谁穿上了它,谁就会变得更加俊美。
【小题1】写出两组同义词。
(  )-(   )    (  )-(   )
【小题2】填空。
“强词夺理”中的“强”是(  )结构的字,按照部首查字法应查(  ),在这个词中它的读音是(  ),请用这个读音再组个词是(  ),它的另一个读音是(  ),用这个读音组一个词是(  )。
【小题3】文中表述“专心地听了一会”,你可以用哪些词语表现一个人专心的样子?(两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黑格尔理解“马车越空,噪音越大。”的意思为(  )
A. 马车里没坐人的话,它的声音就会很大。
B. 不要大声讲话,那样有损一个人的形象。
C. 脑子里没有东西的人才会不断地去说、去表现。
【小题5】“接替”与“代替”的意思有什么样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下面是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①有能力与修养的人才是谦和的。(  )
②没有能耐的人才会非常傲慢。(  )
③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罗索,那他就不会再为他唱歌。(  )
④歌王卡罗索不会因为谁侮辱他就为他唱一首歌来回击他,那么我也不能因为同样的原因而用拳头解决啊。
【小题7】文中举出了几个谦和的人?它们分别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下列哪些行为表现可以说谁谦和呢?(多选)(  )
A.不张扬自己的优点B.不要轻易说话C.尊重别人
D.能够去原谅别人    E. 对人和气,不发脾气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我是中国人
抗日名将吉鸿昌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情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率军抵抗日本的侵略。在日常生活里,他在外国人面前,也表现出了豪迈的民族气概。
有一年,吉鸿昌被国民党政府派到美国去考察。一天,他到邮局寄包裹。美国的一个邮局工作人员听他说是中国人,就嘲笑说:“中国?我可不知道什么中国!”吉鸿昌听了,十分生气。可陪同他的一个使馆人员对他说:“你何必说是中国人呢?说是日本人,他对你的态度就会好了。”
吉鸿昌顿时感到受了侮辱。他想:我们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大国,为什么连是中国人都不敢说呢?他对这个使馆人员说:“你觉得做中国人丢脸吗?不光彩吗?我倒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得很!我誓死不当崇洋媚外的洋奴!”
他回到住处,找来一块木牌,在上面工工整整写了“___________”几个字,然后挂在胸前,昂头挺胸地走在大街上。当美国人惊奇地注视他的时候,他心中十分自豪。吉鸿昌不愧是真正的中国人。
【小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崇洋媚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吉鸿昌在木牌上写了什么?请你将短文中横线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
【小题3】写出短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大舞台。

鱼竿和鱼篓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鱼竿和鱼篓的故事广为人知。

两个年轻人外出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眼看所带的食物没有了。正在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个钓鱼竿,鱼篓里有一些鱼。他们立即向老人求救。老人说:“从这里出去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至少有十天的路程。我手里的两样东西送给你们,请你们自己想办法渡过难关吧。”

年龄大些的要了______________,他说:“我没有力气去钓鱼了,我吃着这些鱼回去。”他想,有鱼果腹,还愁饿肚?年轻一些的拿了钓鱼竿想,鱼竿在手,何愁无鱼?他们高兴地和老人告别,然后他们分道扬镳了。

拿了鱼的那个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瞬间,连鱼汤也被他喝了个精光。他饿了就吃鱼,走了一半多路,就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而拿了钓鱼竿的人呢?他提着钓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能够钓鱼的地方走去。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碧蓝的湖面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很多年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同样因为迷路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同样,在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拿着钓鱼竿和装有一些鱼的鱼篓的老人。他们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分别送给他们每人一样东西以后就走了。

两个年轻人商量:我们不能分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个人大,我们共同吃着这些鱼去寻找钓鱼的地方,边钓鱼边向有人烟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

他们俩同甘共苦,精打细算,每顿只煮一条鱼。果然,在鱼篓里的鱼将要吃尽的时候,他们找到了钓鱼的地方。而后,他们把钓到的鱼晒成鱼干,向着前面走,不久又发现了钓鱼的地方……十几天以后,他们成功地从死亡之地突围,回到了出发之地。

澳大利亚人把这个故事作为他们民族的座右铭,告诉自己的子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诚合作,而不要自私狭隘。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宽广——(   )   分裂—— (   )   同心协力一一(   )
【小题2】根据上下文意思,在文中的横线上选填的句子应该是(   )
A.那鱼篓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B.那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C.那鱼篓里鲜活硕大的鱼。D.那装着鲜活硕大的鱼的鱼篓。
【小题3】在文中用“——”画出说明这个故事的道理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