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快乐阅读

雪中送炭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我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被子!送给我?这哪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御严寒呢?( )我怎么说,警卫员( )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小题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小题2】“这下可糟了”中的“糟”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不要改变其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我越想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请你联系短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04 12:55: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

第一次当“妈妈”

①小时候我特别想当妈妈。妈妈能决定孩子星期天去哪儿,能随便开食品柜,能戴戒指、穿丝袜,这些都是我梦想的事。最初,我做了布娃娃的妈妈。我给她编小辫子,用彩纸做披巾,不过摆弄多了,也就觉得意思不大了。

②一天,邻居小燕来求我给她编小辫儿,我突发奇想,说给她当一小时的妈妈。小燕听了不答应,我忙说:“小不点儿,你就答应我吧!”可她依旧摇头。“小可爱,我就做你一个小时的妈妈,好吗?”我尽量温柔地说。但她还是不肯点头。“小宝贝,你就答应吧!我给你倒酸梅汤喝!行吗?”我几乎是在哀求她,小燕这才算同意。

③自打小燕同意后,她就像真的一样,一口一个“妈妈”的叫我,但在这亲密的称呼间加入了许多新要求。“妈妈,右边的辫子重编,太高了。”“妈妈,把你的紫色蝴蝶结给我用用。”“我口渴得很。妈妈,赶快给我倒酸梅汤!”“你太用力了,怎么搞的,妈妈连这都不会做!”……这一小时我吃足了苦头,让这“娇女儿”指挥得连气都喘不过来。

④小燕刚想让我洗盛酸梅汤的茶杯,我跳起来大叫:“时间到了!”就在这时,妈妈回来了,她打量着被我们搞乱的房间,立刻卷起袖子去洗盛酸梅汤的茶杯。过了一会儿,妈妈问:“谁把茶杯磕破了?”“不是我。”小燕听了马上说。其实是她刚才做女儿时发脾气,把茶杯用力在桌沿儿上敲了一下,磕破了边儿。她见我想开口,悄声对我说:“弄坏时你是妈妈,全怪你。”谁让我那时是妈妈呢?只能承担这责任。

⑤那杯子是妈妈的心爱之物,可她没有大喊大叫,而是把我叫到身边___________我使劲儿地点了点头。

⑥从那天起,我就不再急巴巴地想当妈妈了,情愿不穿丝袜,情愿只戴用锡纸做的假戒指。

【小题1】短文第①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写的?在短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小题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的“突发奇想”指的是“我”想(  )
A.给小燕编辫子B.给小燕当妈妈C.给布娃娃当妈妈
【小题3】填空
(1)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主要写了:给小燕做妈妈让“我”吃足了苦头。
(2)短文第______自然段主要写了:小燕磕破了茶杯,却不承认,因为“我”是“妈妈”,只好承担责任。
(3)短文第②自然段中“我”对小燕的称呼并不相同,先称她为____________,又称她为____________,最后称她为____________,称呼的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第④自然段中“小燕刚想让我洗盛酸梅汤的茶杯,我跳起来大叫:“时间到了!”这句话(  )
A.告诉小燕“我”妈妈就要回来了
B.说明“我”给小燕当了一小时妈妈很兴奋
C.说明当妈妈这一小时“我”很辛苦,急于结束
【小题5】联系全文想一想,“我”为什么“不再急巴巴地想当妈妈了”?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结合短文内容想一想,妈妈会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写在短文中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
【小题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明白了很多,此时,你最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或为他们做些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低头与昂头
富兰克林在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有一次去赴一位老前辈的约会,地点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嘭”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痛得他哭笑不得。出来迎接他的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牢记地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准则。
富兰克林以低头而抵达成功,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我们自己所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摆放在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着做人。
(1)请判断下列“低头”的寓意是否正确。
A.第1自然段“低头”的含义是谦虚;()
B.第1自然段“低头”的含义是逆来顺受()
C.第4自然段“低头”的含义逆来顺受。()

(2)为什么说富兰克林被撞是最大的收获?


(3)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为什么许多人会落聘?年轻人被录取对你有什么启发?


(4)你如何理解文中提出的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 )
A. 谦虚是美德。
B. 谦虚但不能放弃尊严,自尊但不能看低别人。
C. 在社会中生存,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

同类题5

现代文阅读。

意外

虽说二人世界的生活非常甜蜜,但将要到期的购房债务困扰着他们。昨晚,他们又为此吵了一架。但在餐桌上,塔玛拉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边吃边和丈夫商量:“威廉,我开车去一趟丹佛,找银行谈一次。如果银行能同意我们分期付款,那么我们那笔债不难偿清,咱们也不必为此吵架了。”

汽车在一条僻静的大道上行驶着,突然,塔玛拉看到路边躺着一个人。救人要紧!她赶紧停车。

那人在痛苦呻吟,就在塔玛拉伸手的一刹那,那人跃起,用手枪顶着塔玛拉:“别出声!我叫佐林,是个讨人喜欢的人。快,开车!”

塔玛拉心中一惊。清晨,电台里说有个叫佐林的杀人犯从监狱里逃了出来。

车厢里响起轻轻的嗡嗡声。“什么声音?”“是无线电话。”佐林威胁道:“快接!放老实些!”话筒中传来威廉的声音:“塔玛拉,我为昨晚吵架的事向你道歉。你现在到什么地方了?”“快到丛林古堡了。咱们的小宝贝莎丽坦乖不乖?你替我好好地亲一亲她!”

汽车驶到加油站。“咱们该加油了。”塔玛拉说。歹徒瞅了一眼汽油计量表,说:“好吧,你待在车里,闭上嘴!”

歹徒冲着加油站的管理员叫道:“把油箱加满!”塔玛拉从后视镜中看到一辆警车驶来。

两名警察把车停在路旁,一边测试胎压,一边与管理员聊天儿。塔玛拉把车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汽车继续行驶,在路口遇上红灯,并行的车道上停满了各式轿车。这时,从左边的辆车上走下一名男子,敲了塔玛拉的车窗。

“对不起,先生,”那人有礼貌地对歹徒说,“借个火,可以吗?”

歹徒正好从烟盒里取了支烟在点火,他无可奈何地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按车窗的升降钮。

就在这一刹那,那个人抓住歹徒的手腕,用枪顶住他的太阳穴:“别动,我是警察!”另一侧的车门被打开了。“别害怕塔玛拉!”另一名警察对她说。

“谢……谢谢两位!”她噙着眼泪说。

您该谢谢您的先生。”警察说,“与您通完电话,他就意识到出事了。我们的同事在加油站认出坐在您身边的正是越狱杀人犯佐林。塔玛拉,顺便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抓住杀人犯佐林的赏金相当高,我想您正需要这样一笔钱吧?”

【小题1】在小说情节发展中,先后出现了哪些“意外”?至少简要陈述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在文中用“   ”画出与①句照应的句子。
【小题3】为什么威廉与妻子通过电话后就意识到塔玛拉出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威廉可能为警方提供了哪些信息?结合小说情节请你想象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根据小说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佐林说自己是个“讨人喜欢的人”,是为了消除塔玛拉的紧张情绪。(_________
(2)塔玛拉把车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是为了吸引警察的注意进而抓捕佐林。(_________
(3)警察来到加油站测试胎压,巧遇塔玛拉和越狱犯佐林。 (_________
(4)警察之所以决定中途抓捕佐林,是因为担心佐林趁红灯车停时逃跑。(_________
【小题6】读完全文,你最敬佩小说中的哪个人物?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你认为微型小说除了篇幅短小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陈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