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快乐阅读

雪中送炭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我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被子!送给我?这哪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御严寒呢?( )我怎么说,警卫员( )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小题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小题2】“这下可糟了”中的“糟”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不要改变其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我越想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请你联系短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04 12:55: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内阅读
一天,家里大人不在,我把弟妹哄出去玩,自已留在屋里。我的血一下子热了起来,那罐里的东西有一种令人陶醉的滋味,叫做“甜”。要是那白色晶体爬在舌尖上,咕噜一转,那神奇的滋味就会在整个口腔里激荡开来,化成温柔的流体。
狂喜之后,我在凳子上垫了三块砖,爬了上去。当我的指尖触摸到那神物时,我的心缩了一下,只拈了一小撮,舔了。
我扔了砖头,把凳子搬走,发誓不再吃了。可是那凳和砖头又来了,这下我抓了一大把,满满塞了一嘴。在嚼咽的时候,我目光怔怔地盯着某处,甜出了泪水。
一个多月后,我的小手蘸完了最后一粒糖。端午节到了,罐子被母亲从屋梁上拿了下来,我等着挨顿饱打。可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1)给带点的字注音。
了(  )咽(  )怔(  )
(2)组词。
罐( )撮( )陶(    )
灌( )最(    )淘(    )
(3)近义词。
责怪—— 发呆——
陶醉—— 神奇——
(4)选择题。
①文中加点的词语,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
A、紧张  B、害怕、担心  C、激动
②“母亲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也没有。”母亲当时会怎么想呢?(  )
A、非常生气,是谁偷吃了白糖呢?
B、母亲认为是自已放错地方了。
C、母亲先是感到惊讶,然后就明白是孩子偷吃了,却没有责怪孩子。
③为什么以“苦糖”为题呢?
A、带给了母亲伤害  B、带给了“我”一段苦涩的童年回忆  C、白糖是苦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