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片段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小题1】选文中的“父亲”指的是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文最后一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转换。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语意转折。
【小题3】选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慈祥”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面对亲人的哭喊,父亲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对此做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危险来临时他能够坦然自若。
B.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不会因为亲人的哭喊而忧伤。
C.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希望亲人能化悲痛为力量。
D.因为父亲被敌人严刑拷打已经痛苦不堪了,所以他没法对亲人说一句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04 01:0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课文阅读。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   ),也不能(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说岳全传》上有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老人不但没有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

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见岳飞很有礼貌,便耐心地给他指路,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有一天,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被一个跟在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女青年回过头来看了看,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微笑着说:“没关系。”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朱师傅听了总理的话深受感动。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   ),社会生活更加(   )。

【小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小题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列举了哪三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文中的语言解释“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能说出一两个讲礼貌的名言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