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大搜索。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磅重,一个10磅重,同时从同一高度处落下,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  )这句话是正确的,(  )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  慢  就会拖住落   快  落
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  )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做一个整体,(  )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
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在文中(  )里正确填写关联词语。
如果……就……  如果……那么……
(2)在文中“——”处正确填写“的、得”,注意它们的区别。
(3)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
(4)给加点的字注音。
地(   )下(   )量(  )
(5)“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一句中,“这句话”指的是哪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找出文中的反问句,画上“——”线,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0-17 02:50: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每天都做一点点

天色灰暗,几名游客驱车行驶在山中一条铺满松针的小道上,茂密的常青树罩在他们的上空。越往前去,山中的景色愈加荒凉。突然,在转过一个弯后,他们一下震惊得喘不过气来。

就在眼前,就在山顶,就在沟壑和树林灌木间,有大一片水仙花。各色各样的水仙花怒放着,从象牙般淡黄到柠檬般的嫩黄,漫山遍野地燃烧着,A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不是太阳不小心跌倒了,如小溪般将金子漏在坡上?在这令人迷醉的黄色的正中,是一片紫色的风信子,如瀑布倾泻在黄色正中。一条小径穿越花海,小径两旁是成排珊瑚色的郁金香。仿佛这一切还不够美丽似的,倏忽有一两只蓝掠过花丛,或在花丛间嬉戏。它们的红色胸脯和宝蓝色的翅膀就B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谁创造了这么美丽的景色?是谁创造了这样一座完美的花园?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带,这座花园是怎样建成的?无数的问号在游客的脑海里跳跃,他们下车入园中。

花园的中心有一栋小木屋,上面有一行字:我知道您要什么,这儿是给您的回答。第一个回答是:一位妇人——两只手、两只脚和一点想法;第二个回答是:一点时间;第三个回答是:开始于1958年。

面对简洁的文字,游客们默默无语。一位平凡的妇人,凭借40年间一点点地、不停地努力,①竟然创造出一个美丽的奇迹 ,而这一片世界也因为她的努力变得更加美丽。

在我们年轻的心中,成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字眼儿,就如同远方的那一座雄伟的山峰,可望而难以企及。然而,当我们面对这座燃烧的花园时,我们就会明白,成功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每天只做一点点,但又坚持着每天都做一点点,就能像那位平凡的妇人那样最终创造出一座美丽的花园。如果能够选准目标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总有一天,②奇迹也会在我们的面前诞生

【小题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遍布山野,形容很多。________
②不出名,不为人知道。________
③难以到达,难以赶上。________
④长久地坚持下去。________
【小题2】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A,B两处。
a.像闪动的宝石。
b.像一块美丽的地毯,一块燃烧着的地毯。
A:________    B:________
【小题3】文中的画线句子中都有“奇迹”这个词语,请选择它们所代表的意思。
句子①________   句子②________
A.在荒凉的山中创造出的那片美丽的花园。
B.我们感到遥不可及的成功。
【小题4】下面三种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突然,在转过一个弯后,他们一下子震惊得喘不过气来”,令“他们”震惊的原因是山中愈加荒凉的景色。
B.“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带”建成这座美丽的花园其实很容易,只需要一点点时间就够了。
C.“面对简洁的文字,游客们默默无语”,游客们默默无语的原因是被一位平凡的妇人感动了。
【小题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相信你,能行!
“气死我了,成绩差还要偷看,作弊!”数学老师边嚷边推着两名学生走进了办公室。班主任一看,是本班两名“双差生”,他们垂着头,涨红着脸,胆战心惊地等着训斥。看到他们的样子,班主任克制住火气,把他俩拉到身边,亲切地说:“是不是考试时作弊呀?那好,老师就给你俩讲一个‘作弊’的故事。”
“十几年前,有一个孩子成绩比你俩还差,又调皮捣蛋,是个‘十人看见九摇头,阎王看见伸舌头’的讨厌鬼。作业考试,不是抄袭就是偷看作弊,老师们对他也没办法。五年级时,新来了一名语文老师,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进行一次摸底测验。”
“那他又偷看了?”李峰已没有了先前的恐惧,插话道。
“是啊,他还作弊。可正当他拿出一本作文选准备抄作文时,却发现新的语文老师竟然站在他的身后,而且用一双威严的眼睛盯着他!”
“惨了,惨了,这下是吃不了兜着走,他有苦受了。”徐军也被故事吸引,竟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担忧起来。
“是啊,当时他心里也这么想。可是新的语文老师却没有发火,而是用一种亲切的、充满信任的眼光看着他,一只手轻轻地把作文选合上,尔后在他的肩头轻轻一拍,一字一顿地说:‘好好写,自己写,相信你,能行!’”
“这老师多好啊!”两孩子轻声感叹着。
“是啊,那孩子心里激动极了,鼻子酸酸的,直想哭。因为读书至今,他从来没有被一位老师这样真诚地信任过!他觉得一下子有无尽的自信和动力在他身上聚集:‘老师相信我能行,我一定也能行!’”
“后来,他把老师的那句‘相信你,能行!’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痛改前非,成绩一点点赶了上来。几年过后,在他的努力下,他终于从一名差生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老师的故事讲完了,我觉得你俩一点儿也不比故事中的‘他’笨,只要你们能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克服缺点,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不会比‘他’差!你们说行不行?”
“行!”两人异口同声地高声回答,走出办公室,去向数学老师认错了。几天后,他们的课桌上写着五个字:“相信你,能行!”
【小题1】班主任老师讲的故事中的孩子是________。
【小题2】“作业考试,不是抄袭就是偷看作弊”,句中“抄袭”与“偷看作弊”能否换个位置?为什么?下文中与本句相呼应的是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故事中的“他”由差变好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4】促使李峰、徐军转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
【小题5】文中两位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目前被称之为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 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间:“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小题1】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 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 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