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理解

最初的鹰

至今仍很难忘却平生第一次见到鹰时 , 那种回肠荡气的感觉。那是英雄的鹰,那是自由的鹰!

有一回,在上学路上,我抬头看见一只鸟,漫不经心地滑翔。可能正是其神态吸引了我——虽然它的相貌与别的鸟也有所区别,譬如周身的羽毛显得粗糙,硬朗,仿佛每一根都被气流鼓满, 带有金属的光泽的质感,使我触目惊心的是它的翅膀, 一动不动,似乎属于多余的装饰,这不妨碍它比任何鸟飞得更高、更轻松。我简直以为眼前是一只黑颜色的风筝,没有生命,平贴在天空的表面。它是借助什么飞翔起来的?难道仅仅是那股(   )吗?我怀疑着。

旁边不断有行人抬起头来 , 谁还轻轻咂了一下嘴:“那是鹰。”这一个字眼 , 此刻比什么都能打动我。我如痴如醉地仰望着它,头脑中一片空白,几乎以为在其周游的范围之外,不再有天空。是的,不再有天空,除了那对翅膀,除了那对翅膀所划出的看不见、却扣人心弦的弧线 。鹰漫不经心,(   )一切的神态让我折服了,哪怕它一声不响,垂着眼睛走自己的路……我望着鹰,血一点点热起来。

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我才跑回教室。而一下课我就跑到操场上,抬头看天,看见的只是天空,那些云,显得多么虚弱。

至今很难解释那只鹰如何闯进我童年生活的,像一只青筋毕露的手,代表一种精神的力量,( )地把门推开,我觉得一股野性的风扑面而来。多年之后又在动物园里见过类似鹰的东西,我几乎认不出它来了。 那就是鹰吗?作为鹰,必须以天空作为陪衬;而不是牢笼。我固执地保留着它的第一印象。我一生中见过的鹰将只有一只。

【小题1】若将“傲视”“傲慢”“傲气”三词归位于文中括号内,依次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摘录一个写“我”见到最初的鹰时感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找出文中的中心句,用“ ”划出来。
【小题4】“我一生中见过的鹰将只有一只”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03 08:48: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理解

赶海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唱起这支歌,便不由自主地想起赶海的趣事。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有幸跟爸爸去青岛旅游,爸爸说要带我去赶海,我爽快地答应了。我们赶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地往回流,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愤)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还有的捡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hēi),一只小螃蟹被我们抓住了!我高兴得跳起来,那边一个小伙伴儿,正埋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小螃蟹不甘束手就擒(qín),正东逃西(窜、串)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áo)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yǎnɡ)痒的?我(底、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lǔ)。(再、在)也神气不起来了。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满(载、裁)而归,我也提着“战利品”跟着爸爸往回走。海风吹(拂、佛)着,我感到舒服极了。我一边走,一边哼(hēnɡ)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小题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小题2】短文中的“武将”指______________;“战利品”指______________
【小题3】写句子。
有的……有的……还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假如有机会,你打算去赶海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捅马蜂窝

冯骥才

爷爷的后院很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一只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蠓虫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 反抗)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好奇心像出笼的鸟一样抵挡不住,驱使我生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那多有趣!我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偷偷 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了。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地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孤注一掷的战斗机。这复仇者拼死破釜沉舟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强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令人心惊胆寒。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过了些天,我惊恐稍定,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

那一窝群无家可归的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那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小题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
【小题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破釜沉舟:______________ 
惊魂稍定: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我”捅马蜂窝的过程,作者的心理不断发生着变化,请依次写出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惊胆寒→吃惊→___________
【小题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从“嗵”“沉甸甸”“一团”“腾空而起”能品味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站在一旁,好奇心像出笼的鸟一样抵挡不住,驱使我生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那多有趣。
(“那”指的是什么?从语言特色、结构方面的作用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为什么会有“罪孽感”压在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文章②至⑤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阅读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