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理解
这是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在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中,一架敌机正飞速地向阵地俯冲下来,正当班长准备卧倒时,突然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在那儿直愣愣地站着。班长顾不上多想,一下子扑了过去,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一声巨响过后,班长站起来,拍了拍落在身上的泥土,准备教育这位小战士,回头一看,惊呆了:自己最开始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故事中的班长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小题1】这个故事发生在 时期,故事中的人物有
【小题2】班长为什么“惊呆了”?在文中用“   ”画出来。
【小题3】为什么说班长“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10 05:51: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理解。
勇敢的孩子
一辆大客车载着19个6至11岁的小学生去参加活动。途中,驾驶员因病昏迷,汽车失控,在美国第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一些孩子吓得哭泣起来:“我们快要死了。”突然,汽车又开始横冲直撞,孩子们都摔倒了,有的还撞在车窗上。这时,车上10岁的五年级学生拉里的头脑异常清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盘,并用力踩住刹车踏板,使汽车猛然刹住。拉里随后招呼三位同学一起把司机拖起来。这时,恰巧有辆汽车路过,他们立即报警。几辆救护车闻讯赶到,将受伤的五位同学送到医院,其余的换乘另一辆大客车返回学校。在车上,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事后,拉里平静地对表扬他的校长说:“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要知道我爸爸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生前总是想方设法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我想,我爸爸一定会为我高兴的。”
【小题1】根据意思从文中摘录成语。
(1) 比喻极其危急。 (    )
(2)形容话多,连续不断。 (   )
(3)形容毫无顾及地乱冲乱撞。 (   )
【小题2】缩写句子。
(1) 失控的汽车在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2)泪流满面的孩子们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小题3】第一节末的省略号省略了孩子们的话语,请展开想象,补写一、二位同学说的感激的话。
【小题4】简要回答问题:十岁的拉里为什么能成功救出一车小学生?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舍 弃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è)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聘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都答非所问。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断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子果断地割断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朋友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倒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在某个特定时刻,你只有敢于舍弃,才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即使遭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割舍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敢地取舍。
【小题1】写出近义词。
舍弃——( )   果然——( )
果敢——( )  取舍——( )
【小题2】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1) 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出有关句子,用“﹏﹏”画出来。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电话的发明

电话的发明人是亚历山大·贝尔。

贝尔喜欢做科学实验。在一次实验中,贝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电流接通或断开时,螺旋线圈会发出噪音。这一偶然的发现,让贝尔产生了一个大胆而新奇的设想:也许可以用电流来传送人的声音!
从此,贝尔和电器技师沃特森合作,在波士顿郊外找了一间农舍,开始研究、设计电话。
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为了检验通话效果,贝尔守着导线的一端,沃特森则把导线的另一端拉到屋外,对着导线连接的那台机器大声喊叫,可是贝尔那边一点反应都没有。围观的农民非常奇怪,一位老人拍拍沃特森的肩膀,说:“小伙子,你是在喊屋里的那个人吗?你走过去喊,他不就听见了吗?”沃特森哭笑不得,他们的实验又失败了。
一天傍晚,炊烟笼罩着村庄,远处传来一阵悦耳的吉他声,贝尔听着听着,从吉他的共鸣声中受到启发,心中豁然开朗:“有办法了!可以给送话器配一个共鸣装置。”他立即设计了一个音箱草图,一时找不到材料,就拆了床板,连夜做好了音箱,接着又改装了电话机。
清晨,贝尔往电池中加硫酸。一不小心,硫酸溅到他腿上,顿时,他像被火烫了似的,疼痛异常。贝尔连忙大声呼喊:“沃特森,你快来呀!”
正在另外一间房子里的沃特森竟在电话机里听见了贝尔的呼救声。他喜不自禁,急呼:“我听见了!听见了!”他破门而出,跑到贝尔的房间里。两人欣喜若狂,紧紧拥抱在一起,热泪滚滚而下。这便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电话通话。时间是1876年3月10日。
从此,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小题1】贝尔和沃特森在郊外的农舍里做什么?(  )
A.弹吉他。B.种植树木。C.做游戏。D.研究、设计电话。
【小题2】第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
A.研究电话很好玩。
B.沃特森和贝尔做游戏。
C.电话样机通话实验失败了。
D.人们看见沃特森对着机器喊贝尔,感到奇怪。
【小题3】沃特森在电话机里听见了贝尔的呼救声时,他的心情怎样?(  )
A.惊喜B.伤心C.害怕D.紧张
【小题4】你觉得发明电话的过程辛苦吗?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