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读句子,回答问题。
(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①这句话反映了总理的两个特点:一是  ;二是  
②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这两个特点?用“    ”画下来。
(2)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①“可以数得清颗数”说明了什么?
②“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说明了什么?
③ 这几句话反映了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01 02:52: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理解

短文《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梁、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梁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在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心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小题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小题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小题3】写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休息(_____) 温柔(_____) 沮丧(______)
【小题4】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概括要简洁)。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小题5】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读了这篇短文,使我们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你还记得吗?全文是:慈母手中线,_____。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
【小题8】你有没有曾经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就像文中的“我”想摘白云、摘雪梅?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型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度地集中在脸上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上一副墨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一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色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我没有赶得上看,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它已油渍斑斓。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发在我的头上。他在讲台上来回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小题1】用文中原句回答。 
“我”至今不能忘记先生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2】先生给“我”的印象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刻画的。
【小题3】用横线画出描写先生外貌的句子。
【小题4】眼镜成了先生最显著的特征,这说明(   )
A.先生知识渊博 B.形象滑稽,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C.突出先生的“凶”  D.既点明先生的特征,又说明其知识的渊博
【小题5】先生说的“一眼望到底”的意思是________,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