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①于是,苏格拉底获得了一次机会——一次观察蝉是如何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机会。

②蝉脱壳总是在夜间进行的。苏格拉底决定彻夜不眠,不让这种神秘的过程从眼底错过。他沏了一杯酽酽的咖啡,瞪大双眼,守侯在知了笼旁边。

③那些丑陋的小东西开始沿着知了笼的栅栏,一步一步慢吞吞地往上爬行,爬到一定的位置后,便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泥塑一样。

④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些泥塑一样的小东西始终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有一点儿变化。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苏格拉底发现,其中一只背部裂开了一道细细的缝儿,就像有谁在泥塑上划了一刀。接着,其他幼虫的背上先后都出现了细缝儿。虫儿的身体开始颤抖,细缝开始变大,渐渐露出了一抹象牙般玉肌。

⑤虫儿痛苦地颤栗着,背部弓起就像一个驼子。这驼的背越弓越高,虫儿的颤栗也越来越剧烈。

⑥是刀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苏格拉底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不由跟着颤栗起来。

⑦该帮帮这些可怜的虫儿们了!苏格拉底打开知了笼,非常小心地从笼子中取出一只虫儿,以极其轻柔的动作剥开束缚虫儿的硬壳,帮助它抬起头,伸出尾巴,蜕出翅膀,抽出六只腿。这工作是这么难做,苏格拉底完成这套程序,足足用了近20分钟。

⑧苏格拉底浑身浸透了了汗水。他本来还想再帮一只虫儿的忙,但已经没有这个勇气了。

⑨更为糟糕的是,苏格拉底后来发现,那些凭自己的力量完成蜕变过程的蝉们,虽然多经历了一些痛苦的煎熬,却都展开了美丽的翅膀,变成真正的蝉;而经他帮助的那只蝉,翅膀却始终缩成一团,怎么也展不开,而且它的六条腿也是瘸的,爬动起来左摇又晃,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小题1】文章第①段中“神秘的过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第⑥段连续运用几个问句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试体会第⑦段中“非常小心”“极其轻柔”两个词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第⑨段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20 05:19: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溪流又唱了
小溪流生活在山脚下,绿绿的青山环抱着她,潺潺的泉水喂养着她。清澈的溪水映出身边的红花、绿草,映出头顶的蓝天、白云。
细雨轻轻落下,小溪流快活地唱起来:“细雨哥哥,谢谢你给我送来了新伙伴。现在, 我要唱得更动听!”小溪流不停地前进。在溪边行走的人们都夸奖她:“多清多美的溪水啊,唱的歌儿又那么动听。”
小溪流听了夸奖,非常得意。她在一块大青石旁边停住了脚步,心想:“我的水那么清,那么美,何必再跑呢?歇歇吧!”小溪流不跑了,也不唱了。渐渐地,她变浑浊了。
细雨劝告她:“小溪流,继续向前吧!只有前进,才能永远清澈。”听了细雨的话,小溪流绕过大青石,又唱起来。溪水又变得清澈了。红花、绿草、蓝天、白云又映在溪水中了。
【小题1】小溪流生活在_________,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顶还有________和_______。小溪流生活的环境___________。
【小题2】小溪流为什么变浑浊了?后来又是怎样变清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    )
A.水如果不流动,就会变浑浊。
B.有了错,要及时纠正。
C.在前进的道路上,听到夸奖,不要满足,要继续奋力前进。

同类题2

快乐阅读。
春天的时候,窗外的那株樱花,总会探首到二楼窗口来陪我,悄悄捎来春的讯息,让人有“近水楼台先得春”的喜悦。
春天的时候,云白白的,天蓝蓝的,风也变得轻柔了,褐色光秃的树枝上,爆出一颗颗小米粒似的花苞,像一个个心中怀着小秘密的孩子,用手指压住嘴唇,互相提醒着“不要告诉他,不要告诉他”。但在眉梢眼角又不经意地泄了底,终于有一个憋不住了,才说“是春天要……”尚未说完,那一群顽童就“扑哧”一声笑得炸开了,一树樱花就这样狂喜地迎来了春天,一朵又一朵,一堆又一 堆地簇拥着,推挤着,虽是娇羞地低着头,却掩不住那份天生的艳丽,窗口映出一片淡淡的粉红,衬着蓝天、白云,真是醉人。但才没几天似的,她们就哗啦啦地退出“舞台”了,她们已经展现了生命的精华,仿佛还听到她们银铃似的“笑”声,却已一朵一朵枯萎掉了,樱花的美,是动人心魄的。残花渐尽,柔嫩的小叶片姗姗地出现在树枝上,怯怜怜似的,青绿的颜色,又是另一种美,渐渐长大成碧绿、深绿、那小小的、红艳艳的樱桃,已悄悄地在枝叶间摇晃,恰似“绿树成荫子满枝”了。
1.请联系短文中第1自然段的描述,写出“近水楼台先得春”这句诗的意思。
2读读文中画线的部分,“探首”这个词中“首”的意思是:____。由此可见,这个句子是一个____ (比喻、拟人、夸张)句。
3.第2自然段里有的描写特别生动,如把花苞说成是____。
4摘抄第2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和你最喜欢的句子。

同类题3

课内阅读。
有些表示事物的词语,鲜明地打上了地域的烙印。来自北方的称“胡”,如胡萝卜、胡琴;来自西方的称“西”,如西餐、西装、西医、西红柿、西瓜;近代来自西方的称“洋”,如洋娃娃、洋装、洋伞、洋车、洋枪。
在汉语家园中,有许多新朋友是漂洋过海的舶来客。现在,“T恤”一词已经进入普通话。其实,它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穿的一种衬衫,英文叫“Teeshirt”。由于一部电影的男主角穿了这种汗衫,20世纪50年代随电影流行到香港。后来,经香港来到广东,再逐渐成为内地广为A B,“T恤”一词也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时下,“平台”一词也是人们语言中的新宠儿。“平台’一词古已有之,唐代诗人李白的“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杜甫的“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都是讲“平台’的本义。但是随着电脑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它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使用宽泛的时髦用语,如“物流运输平台”“文化艺术交流平台”“跨媒体平台”,等等。
【小题1】用波浪线划出上面三段文字各自的中心句。
【小题2】“平台”一词也是人们语言中的新宠儿。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小题3】在第一自然段中,主要写了“打上地域烙印的词语。来自北方的一般称“   ”,来自西方的称“  ”,近代来自西方的称“   ”。
【小题4】“T恤”的由来是什么,在下面写一写。


【小题5】“平台”一词在古时的意思是(    ),现在成为一个使用宽泛的时髦用语,意思多是指( )。
A.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B.人们进行交流、交易、学习等具有很强互动性质的媒介。
【小题6】以上三段文字都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同类题4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 居然 坦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毅然 居然 坦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毅然 居然 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笨拙(    )    豁达(    )   不幸( )
【小题2】联系上下文,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小题3】“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这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面对人生的坎坷,“我”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书的爸爸
我爸爸最爱书,书简直就是他的命根子。他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知识就能丰富。”
  我和爸爸每次出门,见人挤的地方他总是赶快离开。而在书店门口,人再多他也要挤进去。有时买到一本好书,他会情不自禁地说:“挤得值,要是不挤一下就错过机会了。”
  爸爸的书放得整整齐齐,要用他的书,必须征求他的同意才好拿。爸爸平常总是不发脾气的,可谁要损坏他的书,那可不得了。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一包饼干放在他的书上,不一会儿,书上沾了油。爸爸瞪着眼睛大声说道:“你这个家伙,不是读书的,是吃书的!”看到爸爸发那么大的火,我害怕极了。
  我看到爸爸就想起了书,看到书就想起了爸爸。爸爸和书是一个不能分离的整体啊!
【小题1】选择多音字在文中的读音。
情不自禁(jīn  jìn)  饼干(gàn  gān)
【小题2】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第2自然段中的“见人挤的地方”和“挤进去”的意思相同。(  )
②第1自然段点明了中心。(  )
③“爸爸和书是一个不能分离的整体啊!”是比喻句。(  )
【小题3】短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爸爸爱书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