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走进课文。
(1)布达拉宫散发着一种令人震撼的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把你的感受写一写。


(2)为什么说布达拉宫是一个宝物荟萃的“博物馆”?


(3)如果,你有机会到布达拉宫游览,你最想去看什么?你最想了解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22 02:32: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白蚁——昆虫建筑师

白蚁居住在巨大的巢穴里,那是一种由沙子、动物粪便与唾液混合后粘固而成的巢穴。巢穴的形状取决于建造它的白蚁的种类。穴内向外的通道由白蚁监管打开或关闭,以控制巢内的温度。

白蚁的巢穴能达到6米高,而且惊人的牢固。若人们想把它们从原建筑处移开,有时不得不动用炸药。

由澳大利亚北部的罗盘白蚁建造的楔状巢穴,高达3.5米。其宽大平坦的两面分别对着东面和西面,这或许是控制巢内温度的一种方法。平坦面可以吸收早晚太阳的温热,而东面朝向则使巢穴不会吸进中午太阳的毒热。

每个蚁巢都有空气孔,白蚁在巢里生活通过空气孔来调节巢内的温度。冬天天气冷时白蚁将空气孔缩小,使空气对流减少,可以保持巢内温度。夏天天气热,白蚁把空气孔扩大,增加空气的流动使巢内的温度降低。所以空气孔的作用像我们的门窗,它的大小有些像针眼,有些像绿豆,都是几个一堆地排列起来。空气孔都有较多兵蚁守卫,防止敌人的侵入。

【小题1】白蚁的巢穴是由 混合后粘固而成的。
【小题2】白蚁在巢内生活,它们通过_____来调节巢内的温度。
【小题3】文中的哪一句话从侧面体现了白蚁巢穴坚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选一种,举例说明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植物的繁殖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设想是由德国胚胎学家于1938年首次提出的,1952年,科学家首先用青蛙开展了克隆实验。

作为新世纪的尖端科学,克隆技术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吸引了众多世人的目光。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在致力于前沿科学的研究,据目前的状况来看,克隆作为新兴的技术在中国不但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且硕果累累。

不久前,在河北农业大学与山东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攻关下,中国的科技人员通过名为“家畜原始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分离与克隆的研究”实验课题,成功克隆出两只小白兔——“鲁星”和“鲁月”。2002年10月16日中午,中国第一头利用玻璃化冷冻技术培育出的体细胞克隆牛在山东省梁山县诞生。这些成果说明克隆技术有可能成为保护和拯救濒危动物的一条新途径。

克隆技术可以用来生产“克隆人”,可以用来“复制”人,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对人类来说,克隆技术是悲是喜,是祸是福?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一分为二的。克隆技术也是这样。如果克隆技术被用于“复制”像希特勒之类的战争狂人,那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呢?即使是用于“复制”普通的人,也会带来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如果把克隆技术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将会使优良牲畜品种的培育与繁殖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若将克隆技术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就极有可能攻克那些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癌症、艾滋病等顽疾。克隆技术犹如原子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剑柄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应该采取联合行动,避免“克隆人”的出现,使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社会。

【小题1】给带点的字注音。
隆(________)  危(________) 家(________)
【小题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诞生——( ) 关注——( )
途径——( ) 危及——( )
【小题3】填空。
(1)科学家把  叫克隆。
(2)中国曾经克隆出
(3)克隆技术是一把 掌握在人类手中。
【小题4】克隆技术对于人类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是怎样看待克隆技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