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每段的小标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5-02-10 12:11: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蜀南竹海行(节选)
潘 岳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凡清雅之士,都在庭园里种几棵竹。佛祖释迦牟尼刚出道时,讲经的第一座寺院,也是全世界的第一座寺院,就是竹子搭的,叫“竹林精舍”。观世音菩萨也一样,拜观世音的,都知她身后有一片紫竹林。记得春秋时晋文公为报答他的恩人——当时已归隐的介子推,派兵逼他出山做官,可介子推不愿意,背着老母躲入竹山。晋文公放了一把火,不一会儿,山上的竹全烧光了,介子推母子也烧成焦炭,却始终没有出来。一代隐世高人生于竹山,死于竹山,也算归得其所了。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的高风亮节,在他死之日忌用烟火,只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蜀南竹海,古代的名士来过不少,如李白、黄庭坚等,也隐居过一些高人。每个觉得做人比做官更重要、人格比功名更高贵的孤臣孽子,都会有飘然出世之感,都会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慨,都会喜欢种竹、赏竹、伴竹。这便是竹的高洁。
除了名人雅士,老百姓也爱竹。几千年了,人们歌竹林而悦目,制竹椅而坐躺,造竹板而击敲,扎竹筏而漂荡。时而,还舞竹剑而激昂,吹竹箫而回肠,品竹笋而滋生,书竹简而飞扬。人与竹,竹与人,那么多年了,又岂能分扯得开?竹任人砍伐,任人排遣,却从来没索取过什么回报,这才是竹的秉性、中国人的秉性。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就应该有这种精神。
【小题1】“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宁可……不可……”这组关联词中,我们可以看出(  )
A. 苏东坡特别喜爱竹子
B. 苏东坡不喜欢吃肉
C. 苏东坡喜欢肉,不喜欢竹子
【小题2】苏东坡还曾这样颂竹:“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这几句诗写出了竹子(  )的精神。
A. 不合群,喜欢搞特殊
B. 不随流俗,不畏风霜的孤高刚劲
C. 傲慢无礼,喜欢独居
【小题3】了解寒食节的来历后,我觉得介子推是一个(  )的人。
A. 傻,不知道变通
B. 具有高风亮节
C. 不善交际,喜欢独居
【小题4】读了短文,你认为竹子的秉性是什么?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秋季

太阳暖烘(hōng)烘的,鸭妈妈卧在窝里,等她的孩子出世。   

一只只小鸭都从蛋壳(ké)里钻出来了,就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过了好几天,这个蛋才慢慢裂(liè)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chú)了鸭妈妈,谁都欺(qī)负(fù)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zhuó)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yàn)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gū)单,就钻出篱(lí)笆(bā),离开了家。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jī)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wěi)里,悄悄地过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 

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在冰上冻(dòng)僵(jiāng)了,幸亏(kuī)一位农夫看见了,把他带回家。 

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小题1】默读课文并思考:鸭妈妈在干什么?画出描写丑小鸭模样的句子。
【小题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分别对它们说什么?
对丑小鸭说______ 
对丑小鸭的哥哥、姐姐说 __________    
对农夫说________________   
对猎狗和小鸟说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辉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串),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叱闹海》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叱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小题1】为短文中两处词语选择正确的字,打上“×”。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朦胧——_______________ 梦幻——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划出表示时间的变化的句子后给短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我”在梦幻里看到了哪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
(1)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傻了的意思。(  )
(2)“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3)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   )

同类题5

课外类文阅读。

往里走一截荷变疏朗,三五荷叶贴着水平铺开,晶莹剔透的水珠在叶脉间悠闲地滚来滚去,或聚或散。刚从水下钻出来的嫩叶,像单腿站立的鸟儿,一边侧耳倾听我的脚步声,一边缓缓舒展打皱的翅羽。花花搭搭地袒露块块水面了,铜镜似的,可几乎是同时,这巴掌大的水面无一不被大朵的白云抢占。木桥左边,绽放的荷渐渐多起来,系一色的白花,花瓣素洁如少女的纱裙。恍惚间,就见一帮清纯秀丽的女孩子忽地从荷丛里站起,翩翩起舞;再看,她们却隐了形,只剩下了一枝枝亭亭玉立、默默无闻的荷。桥右边的荷也不示弱,这里开一片,那里开一片,彼此呼应,热热闹闹不同的是她们多为粉红色,酷似一盏盏红灯笼。荷们好像是来赴一个盛大的灯会,你比我艳,我比你亮,没有谁做裁判,可她们照样高高地擎着。我叫不出这两种荷的名字,我知道院内的荷多达二百多个品种,其中有“红丹丹”“红妆点翠”“娇容三变”“梨花白”“千堆雪”“宝莲灯”“小舞妃”“合家欢”……但我猜不出她们到底叫什么。

【小题1】你从文中加点的“热热闹闹”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我能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小题3】如果把文中画线句子中的“一枝枝”“一盏盏”分别改为“一枝”“一盏”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是按__________描写景物的,其标志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小题5】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荷花”的佳句,请你写一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