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丰碑”?(  )
A.他是高大的碑。
B.赞颂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他是将军和战士们心中不朽的丰碑。
C.指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后,看上去像一座晶莹的丰碑。
思维飞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07 04:17: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理解。
“因为我是班长!”——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
上,擦的痕迹依然很晰;头顶上的一块鸡蛋大小的头发还没。眼前这个的小男孩,就是救了名同的小英雄――林浩。
6月7日,在四川省资中县的一个村子,记者见到了正在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林浩。
9岁的林浩,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几天,林浩爸爸带着他来到资中,看望身患重病的爷爷;而林浩的妈妈,还在映秀镇当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做饭。
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
“那个同学压在我背上,我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我就告诉她,不要哭,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后来,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我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
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遇到垮塌的楼板,又被埋在了下面,“我使劲挣扎,后来,是老师把我拉出来的。”
起自己身上的,林浩:“我始爬出候,身上没伤,后去背他候才受的。”
林浩所在的班级,共有32名学生,在地震中有10多人逃生。这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来的两个同学。
被问到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平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我这个班长还有什么用呢?”
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刚到中心时,林浩被送到成都市儿童医院进行检查,所幸只是额头和右手有些擦伤。检查完后,林浩不用救助站老师帮忙,自己翻身床上爬起,迅速穿好衣服,走出了院。“真不敢相信,就那样一个小娃娃,居然比很多大人还坚强。”
【小题1】下面的拼音中,有(  )处错误。
A.2B.3C.4D.5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晰—— 迅速——
【小题3】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我这个班长还有什么用呢?
   
   
【小题4】指出下列文中⑴⑵⑶处句子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⑴  
A.动作描写B.肖像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
【小题5】读过这篇短文,你想怎样夸一夸林浩?

同类题2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他小时候念书不用心,贪玩,怕困难,学习成绩很不好。

有一天,李白偷偷跑出学堂,边走边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石头旁边,蘸着河水磨一根小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他走到老婆婆跟前,问:“您磨这根铁棒做什么?”

“做针。”老婆婆回答。

 □做针□李白更奇怪了□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铁棒就能磨成针。”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要下苦功夫。他想,学习也一样啊!像自己这样贪玩,怕困难,能学到什么呢?

从此,李白在学堂里一心一意地学习.成绩慢慢地好了。

【小题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小题2】解释下面的词语。
坚持不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将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写出你所积累的李白的诗句。(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李白看到老婆婆磨针后明白的道理是什么?它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同类题3

阅读理解。
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她像冰山雪莲,洁白无瑕;她像满山杜鹃,情暖人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无私奉献的灿烂光辉,最醒人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屈原、司马迁、杜甫、孙中山等,他们之所以耀眼、醒人,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业绩,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祖国和人民。“______,____”这句诗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了一个形象的诠释。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呢?
无私奉献,要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那种对人类和社会有较大意义的奋斗目标。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贪图享受的物质需要更具有驱动力。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
古代的先贤,现代的英雄,当今的模范,不都是为追求理想的人生目标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吗?古代的大禹怀着治服洪水、为民除害的宏愿,三过家门而不入;现代的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洒热血写春秋;今日的优秀青年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无私奉献,要培育忘我的献身精神。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小我”、“大我”、“忘我”三个层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大我”者,热衷于为社会作贡献,但缺乏献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私奉献,要树立不为名利的价值观。要使自己能够真正做到无私奉献并非易事。无私奉献之难点在于“无私”二字。正如布莱希特所说:“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要做到无私奉献,就要树立不追逐名利的人生价值观。只有树立了这种价值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无私奉献。
让我们吮吸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小题1】把词语补充完整。
(   )光辉   (    )尽瘁   (   )而后(   )  追(   )名(   ) 
【小题2】为文章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小题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4】文章都提到了哪些人物具有无私奉献的品质?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坐过站
那天,刚上公交车,突然有人冲着我喊了一声:“嗨!陈老师,做什么去啊?”我抬头一看,是个二十几岁的姑娘,我打量了她好久,也想不起来她是谁。再说我也不是老师,她肯定认错人了。车上的人很多,我不想让那姑娘太尴尬,就冲她礼貌地笑了笑:“去办点事。”那姑娘说:“时间过得真快。”我也笑着应付她说:“是呀,是呀,岁月不饶人啊。”姑娘从人堆里要给我让座,我不好意思,可她硬是拉拉扯扯地让我坐下了。她站在我身边,还是不停地跟我念叨一些学校的事儿,我感到越来越招架不住了。这时,公交车正好到了一站,我说:“我到站了。”那姑娘马上说:“真巧,我也在这儿下。”
刚下车门儿,那姑娘就急着往大街对面走,一面走还一面跟我说:“再见了,大叔。”我更加迷惑了,就问:“姑娘,你怎么又喊我大叔了?”那姑娘说:“车上有个小偷,他一直盯着你的包,所以,我就认你做老师了。”我恍然大悟,赶忙问她:“你去哪儿?”她已走到马路对面,大声地笑着说:“我坐过站了。”
【小题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恍然大悟”的意思。
“我”听了姑娘的话才知道_________________,原来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姑娘真热心,坚持要给“我”让座,她是尊敬长辈、有礼貌的人。
②姑娘“硬是拉拉扯扯地让我坐下了”,表明“我”是不情愿的。
③姑娘是为了让“我”摆脱小偷,才执意让座,并和“我”交谈的。
【小题3】姑娘的言行让你体会到她的哪些优点?(    )(多选)
①心地善良   ②富有爱心   ③见义勇为
④聪明机智   ⑤健谈油滑   ⑥乐于助人
【小题4】人间不能没有爱与正义,只有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请你做一个爱的天使,写一句话,呼吁人们献出自己的爱心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