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认真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请用“~”画出描写荷叶样子的句子来。
2,描写荷叶多的词语是 ,描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
3.请用“_”画出描写荷花未开放时的句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2-17 03:56: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题文)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 赞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敬 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我对松树总是怀有(瞻仰 敬仰)之心。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健壮 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树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读短文,用“√”标出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2.“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 松树的风格是什么?
    
    
3.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特点之一是“借物喻人”。请用“ ”画出文中的借物喻人的句子,然后想一想,作者借松树喻的什么人?

4.把表现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抄下
来,然后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呢?吃饭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蒋妈妈一番深刻的讲解,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
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有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周恩来已精疲力尽、哈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不,陈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就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疲力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3.周恩来用什么方法赶走了瞌睡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小时候的周恩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父爱的高度
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那时父亲还年轻,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支架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
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春节回家,听说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你的位置好”,一边托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我不知怎么搞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1.文中说“我不知怎么搞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造成作者眼睛湿润的原因是()
A.“我”为身边的小孩高兴。
B.“我”没有父亲的陪伴,心中失落。
C.“我”在看电影时,看到身边来了一对父子,父亲把儿子架在肩膀上看电影,那父子亲情让作者蓦然想起自己当年和父亲一起看电影时一样的情形,为这亲情而感动。
2.“我一直在寻找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这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它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