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父爱的高度
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那时父亲还年轻,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支架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
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春节回家,听说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你的位置好”,一边托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我不知怎么搞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1.文中说“我不知怎么搞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造成作者眼睛湿润的原因是()
A.“我”为身边的小孩高兴。
B.“我”没有父亲的陪伴,心中失落。
C.“我”在看电影时,看到身边来了一对父子,父亲把儿子架在肩膀上看电影,那父子亲情让作者蓦然想起自己当年和父亲一起看电影时一样的情形,为这亲情而感动。
2.“我一直在寻找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这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它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8 05:37: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会有这样的事?”魏王不相信地问。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更羸笑着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行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选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小题1】给本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小题2】填空。
①这是一篇________故事,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的________国。
②更羸不用箭就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原因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________的人。
【小题3】细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类文阅读。
夜更暗了,稻草人(忽然居然)觉得由侧面田岸上走来一个黑影很奇怪,就留心看着她。
一种非常(悲伤凄惨)的声音从她的嘴里发出来,微弱,断断续续,只有听惯了夜间一切细小声音的稻草人才听得出。那声音说:“我不是一头牛,也不是一头猪,怎么能让你随便卖给人家!我要跑,不能等着明天真的被你卖给人家。你有一点儿钱,不是赌两场输了,就是喝几天黄汤花了,管什么用!你为什么一定要逼我?只有死,除了死没有别的路!死了,到地下找我的孩子去吧!”
稻草人非常心惊,又是一件惨痛的事情让他遇见了。她要寻死呢!他着急,想救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摆起扇子来,想叫醒船里那个沉睡的渔妇。但是办不到,那渔妇睡得跟死了似的,一动也不动。他恨自己,不该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见死不救不是罪恶吗?自己就正在犯着这种罪恶。这真是比死还难受的痛苦哇!“天哪,快亮吧!农人们快起来吧!鸟儿快飞去报信吧!风快吹散她寻死的念头吧!”他这样默默地祈祷,可是四围还是黑洞洞的,也没有一丝儿声音。他心碎了,怕看又不能不看,就胆怯地死盯着站在河边的黑影。
又过了好大一会儿,她忽然举起胳膊,身体像倒下一样,向河里窜去。稻草人看见这样,没等到听见她掉在水里的声音,就昏过去了。
1.用“\”划掉选文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的修辞手法。
A.拟人B.夸张C.比喻
3.用“ ”画出文中描写心理的句子,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稻草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稻草人形象。

同类题4

我会读下面的文章,并能完成练习。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摆腰,春花遍地露笑脸。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当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当我们遇到风浪时,是妈妈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这是什么?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我们妈妈难道不是世上最好的妈妈吗?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不少于4个)
  
3、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名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4、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概括要简洁)
(1)
(2)
(3)
5、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6、你有没有曾经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就像文中的“我”想摘白云,摘雪梅?把它写下来。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