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呢?吃饭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蒋妈妈一番深刻的讲解,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
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有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周恩来已精疲力尽、哈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不,陈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就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疲力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3.周恩来用什么方法赶走了瞌睡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小时候的周恩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8 06:06: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暖和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小题1】用“  ”画出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小题2】本文第一自然段说明了黄河的几个特点,下面理解有误的是(  )
A.说明黄河流程漫长
B.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说明黄河流域广
D.说明黄河气势宏伟
【小题3】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

外婆家的小鸭子

我的外婆(住往)在乡下。外婆家养了一群小鸭子,它们非常惹人喜爱。

小鸭子浅黄色的羽毛,圆圆的脑袋,微微翘起的尾巴,就像小木船的船尾。它们走路时总是挺着胸,一摇一摆的,扁扁的嘴巴还在不停地“嘎嘎”地叫着,好(象像)在夸耀自己。

游泳的时候,它们一刻不停地拨动着有蹼的双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它们还常把头(钻专)进水中,敏捷地捕捉小鱼小虾。小鸭子最喜欢吃蚯蚓了。有几次,我捉了些蚯蚓给它们吃。小鸭子看见,连忙过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一会儿,就把许多蚯蚓吃得精光。

【小题1】请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1)我的外婆(___)在乡下。
A、往
B、住
(2)好(___)在夸耀自己。
A、像
B、象
(3)它们还常把头(___)进水中。
A、专
B、钻
【小题2】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 )。
A.小鸭子浅黄色的羽毛,圆圆的脑袋,微微翘起的尾巴,就像小木船的船尾。
B.有几次,我捉了些蚯蚓给它们吃。小鸭子看见,连忙过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一会儿,就把许多蚯蚓吃得精光。
C.它们走路时总是挺着胸,一摇一摆的,扁扁的嘴巴还在不停地“嘎嘎”地叫着,好(象像)在夸耀自己。
【小题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夸奖(________) 喜欢(________) 赶忙(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