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 赞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敬 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我对松树总是怀有(瞻仰 敬仰)之心。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健壮 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树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读短文,用“√”标出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
2.“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 松树的风格是什么?
    
    
3.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特点之一是“借物喻人”。请用“ ”画出文中的借物喻人的句子,然后想一想,作者借松树喻的什么人?

4.把表现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抄下
来,然后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10 12:50: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爱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柔和的风声,倾听激越的雨声,倾听雄壮的雷声……

②柔和的风声像是曼妙的古琴声,轻柔婉转,悦耳动听。你听:那凉爽的晚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惊醒了树上的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伴着徐徐的晚风又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③激越的雨声像是振奋人心的军鼓声,铿锵有力。你听:黄昏时分,乌黑的云送来了倾盆大雨,伴着呼啸的风,来得气势汹汹,来得猝不及防。噼噼啪啪,雨的脚步声像炸开了锅的豆子,像擂响了千万个激越的小鼓。

④雄壮的雷声像是雷公擂响的低沉的大鼓声,像是压抑的无情的怒吼。你听:雷声隐隐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响,终于“轰”的一声,大地也随之微微颤抖着,像是古战场上你我两军对垒。

⑤大自然的声音是如此奇妙,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让人思绪万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我与大自然心心相印。

【小题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小题2】 “我”喜欢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  
【小题3】作者分别把风声、雨声、雷声比作            
【小题4】本文中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摘录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给本文划分意义段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小题6】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敬重卑微

(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 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5)(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7)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8)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小题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小题2】在(5)、(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小题3】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4)、(5)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相照应。用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
②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
【小题5】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感悟
金瓜儿银豆儿(节选)
七月八月,瓜儿熟了,豆角饱了;老两口儿选了一个风和日暖的好日子,来到菜园里,一个去摘金瓜,一个去采豆角。
老头儿走到瓜架下,还没有动手摘哩,金瓜自己落地了;老婆儿走到南墙下,还没有动手采哩,银豆角自己离藤了。
瓜儿落下地,一分两半,瓜壳里睡着一个憨敦敦的胖娃娃。
豆角离了藤,裂开口儿,豆角里躺着一个嫩生生的俊女儿。
老两口儿好欢喜啊!他们给哥哥取名叫“金瓜儿”,妹妹叫“银豆儿”。转眼几年,金瓜儿银豆儿都长大成人了。
金瓜儿帮爹爹种菜:种苹果、栽葡萄,侍弄得蔬菜一片绿,破破烂烂的小菜园,变成整整齐齐的花果园。看风景,美得很;论出产,富得很。春种秋收,不用爹爹再操心。
银豆儿帮妈妈管家:论针线,比裁缝;论茶饭,胜厨师;论气力,赛男儿。南山打柴,西河担水;碾下的米,珍珠黄;磨下的面,雪花白。她又养鸡鸭又养鹅……家中事有条理,不用妈妈再操劳。
有了这一对能干的儿女,老两口儿欢欢乐乐,过着好光景。
【小题1】根据短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好光景: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老头儿在    得到了一个   ,叫    
老婆儿在 得到了一个 ,叫
【小题3】金瓜儿和银豆儿各有怎样的本领?请连一连。
种苹果 做针线 养鸡鸭养鹅    栽葡萄
金瓜儿 银豆儿
做饭菜 砍柴担水 碾米磨面 种蔬菜
【小题4】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应该读出(    )的语气。
A.激动B.高兴C.羡慕D.伤心
【小题5】假如让你复述这个故事,你会怎样复述?请你把关键词提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