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理解
喜鹊(xǐ què)的新发现
①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dīnɡ)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kūn)虫在低空中飞,便喳zhā喳地叫道:“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得最高了。”
②哪知,头上传来鸽子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头上盘旋(pán xuán)它伸长脖子向上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最高了吧?”
③“不,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yàn)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翘首(qiáo shǒu)一望,真的,雁群排着“人”字形,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④“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啊!”喜鹊感慨地说。
(1)短文有(  )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词语
整整齐齐
( )( )( )
(3)喜鹊先看到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它想    
后来喜鹊看到大雁,它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09 11:58: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永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而得名。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窗体顶端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
【小题1】大雁塔又名__________,是中国___________的艺术象征。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A在慈恩寺的东塔院建起的一座七层砖塔内,供奉着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_____)
B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_____)
C大雁塔始建于武则天时期。(_______)
【小题3】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 分---总    B. 总---分    C. 总---分---总
【小题4】划线的句子运用了( )说明方法。
A. 列数字    B. 下定义    C. 引资料
【小题5】对短文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
B. 大雁塔是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
C. 大雁塔是武则天时期修建的,是一座楼阁式砖塔。

同类题4

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的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如果世上每个人都有一本书,即使一本书(当然他们要能读懂),我相信,世界上就会少点麻烦。
只要人手一本书。还不难做到吧?
我们怎么开始做起?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欣赏
②忽略
③思考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3.第7自然段中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最后…”,请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
4.“我”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把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式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5.找出能够体现作者读书顺序的词语。
6.作者的读书方法,概括讲是?
7.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喜爱
8.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改为陈述句。
(2)书是朋友。
9.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的理由是什么?
10.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11.“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想法。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新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平常:近义词(    ) 反义词(    )
(2)清贫:近义词(    ) 反义词(    )
(3)破散:近义词(    ) 反义词(    )
(4)爱好:近义词(    ) 反义词(    )
2.意写词(词语在文章中找)。
(1)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
(2)经过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
(3)得到的收益很大。( )
(4)经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新的。( )
(5)形容非常有条理。( )
3.照要求填空。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短文中相互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