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中彩那天》片段(15分)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有了深刻的体会。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1)请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3分)
( )的事情 ( )地安慰 ( )的体会
(2)请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印痕—( ) 分辨—( ) 教导—( )
(3)文中指父亲面临着道德的难题是   (2分)
(4)当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 的时刻。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虽然我们失去了 ,但是得到 (3分)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2分)
   
(6)假如你是作者,面对父亲的做法,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2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1-25 05:44: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短文,完成练习。
与众不同的花儿
花圃中种植着许多种花儿。白天各种开放的花儿都放出浓郁的花香,只有夜来香没有一丝香味。这种情况引起了花姑娘们的不安。玫瑰花禁不住问夜来香:“你为什么白天不放出花香,偏偏要到晚上才放出香味来,这是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吧?”
夜来香回答说:“我绝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你们都在白天开花,蝴蝶、蜜蜂都来帮助传送花粉;我只能在傍晚开花,蝴蝶、蜜蜂都不再出来了,所以只有在晚上放出强烈的花香,才能请晚上出来活动的飞蛾帮助我传送花粉。”
“哦,原来是这样的。”花姑娘们认识了夜来香的特殊原因,因此都理解她了。
深夜,一朵昙花悄悄开放了,雪白的花瓣自然、优雅地张开来,散发出一阵阵馨香,简直把旁边的花儿熏醉了,这种情况又引起花姑娘们的不安。
茉莉花说:“你选择在夜里开花,是不是为了表现你的谦虚?”
“怎么这样认为呢?”
“因为你从不与百花争艳,甘愿填补夜间很少有花开放这个空白。”茉莉花解释说。
“你错了,夜间开花是我过去的生活环境使我养成的习惯。”昙花诚恳地说,“我的老家在墨西哥和非洲南部,那里的白天气候又干燥又炎热,我如果在白天开放,很快就会被沙漠里的太阳晒焦,只有在比较凉爽的夜晚开花,才能不断繁殖后代。”
“现在这里白天并不干燥炎热呀,你为什么还要夜间开花呢?”
“是的,现在我是离开了原来的生活环境,但是晚间开花的习惯我还是改变不了。”
花姑娘们了解了昙花的特殊原因,这才放心地沉沉睡去。
1、画出文中写昙花开放的句子。再另写一句话,描写某种花开放时的样子。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夜来香和昙花的与众不同之处。
  
  
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与众不同的特性?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节选)
①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做“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竞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②现在的书,不光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期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③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小题1】选文第①段第一句中说的“正式的书籍”是指(    )
A.具有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竹片或木片。
B.写有文字的“简”或“牍”。
C.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册”。
D.把“简”或“牍”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策”。
【小题2】第①段最后一句话引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这里引用孔子勤奋读书的传说,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②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②段中“而且有的越来越小”一句,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B.提起下文C.总括说明D.提示中心
【小题5】选文②③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同类题3

课外欣赏。

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颗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能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纤毫不遗——
弥漫——
(3)请你用曲线画出一句比喻句。
(4)短文中作者写了雾的什么特征?
    
(5)读读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