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巩固练习

最优秀的的人是你自己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闭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shèng  chéng )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 温和)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拒绝 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 恳求)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后悔、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为了不重蹈那位助手的覆辙(zhé  chè),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小题1】选择正确的字音和词语。
【小题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病入膏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功而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仔细读文,填空。
“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我的蜡” 中的“蜡”在文中是指    “另一根蜡”是指     与句子相对应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苏格拉底为徒弟 而失望,而徒弟为    忽略、丢失了自己,而对不起他自己。
【小题4】“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________。(选序号)
A.对助手满意。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儿失望。C.希望助手尽快找遍全国,找遍五湖四海。
【小题5】苏格拉底在死前才明说“最优秀的是你自己”,在此之前,他对助手有所暗示吗?请在文中画出来。
【小题6】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人”结果最优秀的人却是他自己。聆听苏格拉底临终前的一番话,助手一定是如梦初醒,后悔莫急。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06 12:43: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秘诀在哪里呢?
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都不间断地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寮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小题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诀窍——________    思考——________    显现——________
【小题2】用自己的话概述文同画竹的秘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胸有成竹”的意思,并用“胸有成竹”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一碗混沌

①那天,她跟妈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第⑦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⑥段为什么独句成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⑨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外类文阅读。

一个南方女孩曾经对我讲过这么一件事。

女孩每天早晨上班时,都要去父亲的住处,并且坐下来陪父亲喝一杯茶。女孩的父亲每天都要做好早点等着女儿,因为他不想让女儿不吃早餐就去上班。

在一个下雨的早晨,外面刮着冷风,女孩因为前一天晚上闹钟忘了定时而睡过了头。因此来不及去看望父亲,于是女孩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并作了解释。

 “你真的不来了吗?”话筒里传来了父亲关切的声音,话筒里包含着一种明显的失望。女孩便向父亲保证:“爸爸,我明天一定去看您,真的。”

女孩骑车去上班去。车刚绕到房后,女孩却发现冰冷的雨中站着自己孤零零的父亲,手里提着一只装着早点的方便袋,如一座爱的丰碑耸立在那里。原来女孩的父亲为了让女孩能够吃上早点,他一接完电话便赶了过来。更令人感动的是,女孩的父亲怕女孩还要坚持坐下陪自己喝茶而耽误上班,他便一直默默地守候在女儿的屋后,丝毫没有上楼打扰女儿的意思…… 

女孩讲述到这儿,她的眼睛明显地湿润了。 

我们常说:“爸爸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其实,爸爸对我们的爱是大海,而我们对爸爸的爱至多也只能算得上是条透明的小溪,与大海的浩瀚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父爱无边!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浩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你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小题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小题4】“女孩讲述到这儿,她的眼睛明显地湿润了。”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他便一直默默地守候在女儿的屋后,丝毫没有上楼打扰女儿的意思……”如果你是短文中的女儿,此时,你会对父亲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理解
有两件事,我认为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镜子,其中一件是老外干的,另一件也是老外干的。我把它们分述如下。
第一件事: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设计的,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真是闻所未闻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最初的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是怎样一种因素(体制?岗位责任制?金钱的诱惑?铁的纪律?敬业精神?个人品德?还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日常的共同遵守的生活准则?)使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在时空中更新换代了数茬人的机构,虽经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仍然守着一份责任、一个承诺?面对咱们自己的豆腐渣工程,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第二件事:在东北地区滨洲铁路穿越小兴安岭那条最长的隧道的山顶,有一座方方的石碑,那里长眠着一位异国的工程师。这位工程师曾负责这条隧道的设计。当工程进度由于意外没有按照预定时间打通时,这位工程师开枪自杀了!她以自杀抵补自己的失职和耻辱。
这种自责方式对我们来说太陌生了。我们太习惯于在失败面前寻找“客观原因”了,我们也太习惯于在失误面前为自己开脱了。一个肩上负有责任的人,出了天大的责任事故,别说引咎自杀,辞职谢罪的也少有。一位异国女工程师喷洒着鲜血的自责行为,让我异常分明地看到了我们灵魂中的暗点。
以上两个故事,将是我后半生永不丢弃的镜子,既照我的言行,也照我的内心,我愿意把这两面镜子送给所有有自省精神的人。
【小题1】“真是闻所未闻!”是________的意思。这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惊讶感慨的感情,在上下两层中起________作用,从表达方法上说是由________转到________。第二件事也有起这样作用的一句话,它是:________
【小题2】下面这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80个春秋。________
②景明大楼现已超期服役。________
③豆腐渣工程。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