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类文阅读。

猴子的启示

一位动物学家为了证明猴子有无合作与公平意识,他做了一个实验:把猴子甲和猴子乙用一道开了一个小洞的玻璃墙分隔开来,然后他给了甲一块尖状石头,给了乙一个用硬塑料纸封了口的透明大盒子——里面装有六枚果实。只见乙开始在抓耳挠腮地想开启盒子的办法。这时,甲就赶忙把那块尖状石头从玻璃墙的小洞口递给了乙。乙拿到石头后,就用它砸开了盒子的塑料封口。动物学家以为,乙付出的力气多,功劳大,它要么会独吞了六枚果实,要么只给甲分一小部分。但结果出乎了他的预料:乙取出果实后,毫不犹豫地把其中的三枚从小洞口递给了它的合作伙伴。

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个实验后,不禁惊叹于猴子的智力水平了,甚至可以说,它们的合作与公平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有些人强得多。

一个人要想干成一件事情,就必须明白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在合作中充分考虑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弥补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并且要懂得多为合作者着想——只有这样,你才会用自己的善良和诚信的品格在人生的道路上建起许多通向成功的桥梁,最终摘取到梦寐以求的甜蜜果实!

【小题1】动物学家用猴子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如果这两只猴子都有私心的话,可能会产生哪两种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合作与公平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猴子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遇到过需要与别人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吗?你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自己的做法对吗?如果不对,今后打算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08 06:04: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小题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声音延长B.转折C.解释说明
【小题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莫高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类文阅读。

返乡报春的家燕

春天,家燕们随着温暖的春风回到它们的故乡。在那时,家燕们大量地繁殖,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天气转凉的秋天,它们成群结队地向南移,飞到印度、南沙群岛等暖和的地方,再建一个新家。

家燕有一个“怪癖”。

家燕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无论迁飞多远,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也能够返回故乡。

家燕返回家乡后,头一件“大事”便是建造自己的家园,有时补补旧巢,有时建一个新的巢穴。家燕们不断地用嘴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没多久,一个崭新的碗形的窝便出现在你家的屋檐下了。

家燕体态轻盈,一对翅膀又窄又长,飞行时好像两把锋利的镰刀。它们飞行时似一支刚离弦的箭,“嗖”的一声发射出去。

家燕还是捕虫能手,几个月就能吃掉大约25万只害虫,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伤害它们哟!

【小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成群结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山万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段落
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
春天返乡,(____________)。
第2自然段
(____________),一闪而过。
第3自然段
(____________),准确返回。
第4自然段
头等大事,(____________)。
第5自然段
体态轻盈,飞行迅速。
第6自然段
(____________),不能伤害。
 
【小题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写得优美生动的,并填空。
它们飞行时似一支刚离弦的箭,“嗖”的一声发射出去。
作者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用“嗖”模拟箭离弦时的声音,表现了家燕飞行时只听到______,看不到______的迅速。
【小题4】读文中画“ ”的句子,并仿写一种动物的特点。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