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新年快要到了,小队进行了检查dū cù( ),看大家把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做好了没有。苇苇一直闷声不响保守着的秘密也终于揭开了——她的礼物就是她的作业本。瞧,多平整,多干净啊!每一道题都做得很认真,字写得又工整、又清秀,有一处落了墨点,也小心地用吸水纸吸过了。看,全做对了,一连好多次,都是一百分!噢,大家明白了,这阵苇苇做作业的时候,总是把桌子抹了又抹,收拾得干干净净,做算术也总是在草稿纸上yǎn suàn( )好了,才誊到作业本上……啊,她是在用美好的心灵和chún  zhēn( )的感情,做着送给老师的礼物!
新年越来越lín jìn( )了,苇苇要送给老师的礼物,其实算不上什么礼物,却又是最好的礼物,是孩子的zhēn chéng( )的心哪!
新年到了,苇苇分明也长高了!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2.回答问题。
苇苇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是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12 12:49: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类文阅读。
孝心无价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弟妹妹(  )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认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  )(  )?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  )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______________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______________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大大地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____________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远无法偿还的心情。你将永远无法尽孝。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____________,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小题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小题2】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行将就木 至高无上 山珍海味 不堪一击
【小题3】作者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这是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  ”画出来。
【小题4】文中有一句话与标题“孝心无价”相照应,用“  ”画出来,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拓展阅读。
河中间有一个小土墩,墩子上长了一棵桃树,上面结了许多许多大桃子。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猴子也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就跟猴子商量:“哎,咱们俩一起架一座桥,过去摘了桃子,一人分一半儿,好吗?”猴子说:“好啊!”
他们俩就一起扛了一根大木头,搭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只能走过去一个人。
狐狸说:“让我先过去,你再过去吧。”
黑心的狐狸想自己吃桃子,刚一走过去就把木头推进河里了。
狐狸说:“猴子,请你回去吧,你吃不到桃子了。”
猴子很生气,可他马上也笑起来说:“你能吃到桃子,可是你永远也回不来了。”
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
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小题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①本文主要写了狐狸过河拆桥,狡猾自私,没有好的下场。(    )
②本文主要写了狐狸狡猾自私,猴子识破了狐狸的诡计。(    )
③本文主要写了猴子聪明能干,不再上狐狸的当。(    )
【小题2】理解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答案。
A.邀请;聘请。
B.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C.请求。
①今天下午,李叔叔我们吃饭。(______)
②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______)
【小题3】对“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猴子没吃到桃子,很生气。
B. 猴子看着狐狸吃桃子,只得无奈地走了。
C. 猴子知道不能和狐狸这样的坏人交朋友,狐狸的话也不能相信。

同类题3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陈景润的故事(节选)

陈景润叔叔是我国有名的数学家。他非常喜欢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这天早晨陈景润叔叔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叔叔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只见他一会儿用铅笔在书上轻轻敲击,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抬起头,望着屋顶沉默不语;一会儿又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一会儿又低下头不声不响地看着书。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中午,他觉得肚子有点儿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叔叔根本没听见,还是角落里静静地看书呢。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陈景润叔叔朝窗外一看,心想:今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

【小题1】仿写词语。
认认真真(AABB式):________   ________
不知不觉(ABAC式):________   ________
【小题2】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并仿写一句:________。
【小题3】第3自然段是主要是对陈景润的________(A.动作 B.心理)描写,可以看出陈景润________。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属于________(A.动作 B.心理)描写,说明了陈景瑞________。
【小题4】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陈景润经常晚上在图书馆读书到天亮。
B. 陈景润是一个非常喜欢学习的人。
A.陈景润能够成为著名的数学家是因为他非常刻苦。
【小题5】热爱读书是所有成功者共有的品质,你还知道哪些著名人士读书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大舞台。

为了黑孩子的一条胳膊

今年早春二月的一个夜晚,一辆救护车在非洲冈比亚的道路上疾驰着。雪亮的车灯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救护车在一家医院门口停下来,一名七岁的黑孩子被抬了下来。他当天下午从十多米高的树上掉下地,左上臂的伤口流血不止。

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中国驻冈比亚医疗队骨外科主治医生关活茂刚做完一个手术,受伤的黑孩子就被推了进来。关医生发现,黑孩子左上臂下端骨头断裂,大部分肌肉断离,神经严重挫伤。在当地,像这样的病例,以往的处理都是截肢。这里的医疗条件极差,缺乏应有的医疗设备。从黑孩子摔伤到现在已达八个多小时,孩子现已昏迷。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截”还是“保”?关医生思索着:截肢是很容易的,但从此这孩子就成残疾人了。我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困难再大也要抢救孩子的这条胳膊。

于是,他果断地决定:“立即抢救!”时间就是生命。关医生站在手术台前,紧张地工作着。他以最快的速度清洗伤口,整复固定了骨头,立即将断离的血管找到,熟练地缝合血管……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当血管接完,放开两端血管夹时,一双双眼睛盯住孩子受伤的左臂,“血流通畅了!”欢呼声同时从人们的嘴里发出。黑孩子的胳膊保住了。

手术完成已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了。

 冈比亚医务人员对中国医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赞叹不已。

病孩的父母紧紧地握住医生的手,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小题1】解词: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
【小题2】写反义词:
熟练——(________)
【小题3】写出第二节、第三节的节意。
第二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回答问题。
①黑孩子怎么受伤的?为黑孩子动手术的人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说保住这个黑孩子受伤的胳膊是很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文章最后一句话,想一想回答:此时此刻病孩的父母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