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做一棵橡树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电脑公司的创始人。他(   )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就喜欢看名人传记,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看。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是既吃惊又高兴。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买回各种书籍。
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建立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干吗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
“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天穹。”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小题1】在第一段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小题2】认真读文章,思考: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比尔·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思考一些成人才会思考的问题
B.比尔·盖茨年龄越来越大,思想越来越成熟
【小题4】比尔·盖茨为什么想做一棵橡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05 08:01: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短文
小小足球队
  我的窗外是一条很小的巷子,在双休日,那里几乎整天传来兴奋的喊叫声和砰砰的踢球声。喊叫声自然是孩子们的。
  那天,我走过巷口,突然一个孩子向我脚下扑来,我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扑的是足球。正是夏天,他穿着短衣短裤。地是水泥的,梆梆硬。
  小家伙猛扑在地,胳膊居然没有擦破一点皮。
  这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我在少年时代热爱的是乒乓球。路口放的是门板搭的简易的乒乓台,连网子也没有,两块砖头上搁一根竹竿,也打得兴致勃勃,也打得喊声四起,也打得不知道吃晚饭。那时候我的乒乓知识不少,懂得谁是一号种子、二号种子,甚至自己也想当“种子”。
  我渐渐长大了。乒乓球种子没有当成,却成了一个足球迷。每逢电视转播球赛是一定要看的。我最喜欢看的是有中国队参加的比赛,一心盼着中国足球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有时候,我就想,中国足球的希望恐怕要寄托在青少年的身上了。有个成语叫愚公移山,鼓励我们不断努力。所以,看着巷子里的小小足球队,就有了盼头。
【小题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词语。
①形容兴头儿很高的样子。(_________)
②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_________)
【小题2】用“_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小题3】“乒乓球种子没有当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内品读
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树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我们沉浸在亲手摘果实的欢愉中。不一会,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
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你认为它会数钱吗?”我对丈夫说。“也许会学会的。”先生淘气地回答。
与那几条热情好客的狗说过再见后,我们上了车。这时又有一辆车朝这儿驶来:“你们住这儿吗?”开车人问道。
“不。不过,它们会带你去果园的。”我们指着那些狗说。我们见那人读了桌上的留言,提上篮子,跟着蹦蹦跳跳的小狗朝果园走去。
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1)请你从“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一句中找出视觉描写和嗅觉描写的词语写在下面,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这句话描写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3)“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一句中,“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在句中有何作用?

(4)回家的路上,“我“感受到那片果林,那间小屋是”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说它”朴实“是为什么?说它“纯洁”又是因为什么?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祖国颂
祖国的山川大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都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热爱。
我们有头顶(    )的珠穆朗玛峰,有(    )的西双版纳,有(    )的华北平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祖国的大地山河哟!哪一个地方没经过劳动者苦心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
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经扫荡过它,冰雹曾经打击过它,霜雪曾经封锁过它,大火曾经烧灼过它,大雨曾经冲刷过它,异族奴隶主的铁骑曾经践踏过它,帝国主义的炮火曾轰击过它。不过,尽管受了这些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存在着。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万卉(huì)争荣,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àng)然的生机。
我曾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怀念。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痛苦,是因为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第2自然段的括号中。(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
一泻千里 浩浩荡荡 千年积雪
莽莽苍苍 一望无际 草树蒙密
2.解释下列词语。
(1)经营:   
(2)广阔无垠:   
3. “烧灼”的“灼”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音节是(  )。字典里的解释:①火烧,火烫;②明亮。在这里应选(  )。
4.用“ ”画出感受最深的语段或句子。  
5. “我曾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怀念。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为什么说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

同类题4

阅读小木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不时地疼痛,他抓起身旁的电话机,却打不通,身边又没有别人,他想:“完了,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他的头脑十分清醒。他找到一些绷带,把伤口包好,拿出实验记录本。“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他把体温表夹在腋下,抬头看看手表,把每一分每秒的感觉详尽地写下来,像往常一样认真、仔细:“体温很快升到了39.5度……胃剧痛……”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淌着,脸上的肌肉不断地抽动。他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燥热,想喝口水……突然,他什么也听不见了,耳朵里像有什么东西在发出噪音,但他还是顽强地记录着:“睁开眼时,眼皮疼……快4个小时了……”时间啊,你慢些走,让博士完成他最后一个实验,实现他的心愿。不!时间你快些走,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要再受痛苦的折磨……
时间依然那样不紧不慢地走着,老人的伤口、鼻和嘴开始淌出血来。血染红了衣服,滴在实验报告上。“我已经看不见体温表了,情况十分严重……血从鼻子和嘴里淌出来,疼痛消失了,软弱无力,我想脑开始充血了……”在他被蛇咬伤5个小时以后,这位可敬的老人去世了,他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验记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科学事业贡献出了全部力量。
(1)读完文章,相信你的感触会很深,你觉得卡尔 施密特博士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请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的老人 ( )的老人 ( )的老人。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把每一分每秒的感觉详尽地写下来。

但他还是顽强地记录着。

(3)理解课文,把下面的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 )把伤口包好,拿出实验记录本。
( )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不时地疼痛。
( )这位可敬的老人去世了。
( )耳朵里像有什么东西在发出噪音。
( )体温很快升到了39.5度
( )血从鼻子和嘴里淌出来
(4)时间啊,你慢些走,……不!时间你快些走,让老人……
作者既希望时间慢点走,又希望时间快点走,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5)你觉得施密特先生留下的实验记录珍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