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他奔走了一整天,到傍晚时又累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可是,当一个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嗫嚅地说:“我应该付您多少钱?”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泪水涌上了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你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其实,男孩本来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个来自小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个“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自己的名字。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支付多少医药费。可是,当账单送到她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沓厚厚的账单。末尾的签字吸引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小题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它显得有些巧合。人们之所以传诵这个故事,是因为它颂扬了________的高尚品德。
【小题2】“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身有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个故事不长,但处处都有照应。你能找出运用了照应手法的地方吗?请你举出两处,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用文中的词语给短文换个题目,或根据中心拟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9-11 12:41: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军 人

初春的一天,我在东单几乎是脚不沾地地被拥上了公共汽车。我刚一上车,目光便被一位靠窗坐着的军人吸引住了。他年近七旬,军帽下露出如雪的鬓发。在鲜艳夺目的帽徽领章的衬托下,他显示出了军人的威严。虽然出现在这喧闹、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他依然挺直身板坐着,两只手放在膝盖上,保持着军人特有的风度。在他那微合的眼皮下藏着一星炭火似的光点,默默燃烧着。

车又继续行驶了。又是一站。从车门进来一位抱孩子的妇女。车厢里立刻响起售票员清脆的声音:“哪位同志给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我本想站起来,可又觉得那站立的滋味实在难受。迟疑之间,那稳重、沉默的老军人突然扶着椅背站起身来,第一个开了口:“请到这里坐吧!”那位年轻的母亲过意不去,连声推辞:“您……这么大年纪还……我站会儿就行了!”这句话像一支利箭,刺穿了我那一瞬间的私心,使我感到羞愧。我连忙招手请她过来,可是她怀里的小孩已经扑往老军人的座位的方向了。

这情景,仿佛一道无声的命令,好几个人几乎同时站起来,态度和善亲切地要让座给那位妇女。那久已被人们遗忘的美好的东西重新回到人们身上来了。

抱孩子的妇女终于在老军人让出的座位上坐下了,孩子冲着老军人说:“谢谢解放军爷爷!”甜甜的童音仿佛是一阵春风,把老人脸上庄重的神色冲淡了。

此刻,我身下的椅子像长出无数钢针,使我疼痛难忍。我第一次体会到坐着的滋味比站着难受得多,因为他——一位老人还站着。我悄悄地离开了座位,让更需要座位的人去歇歇脚吧!谁知,车子猛一停,强大的惯性使我失去了平衡,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栽去,一脚踩在那老军人的左脚上,可是他竟然一点儿知觉也没有似的。我连忙向他道歉,他却奇怪地看着周围的人。

终点站到了,人们蜂拥而出。老军人最后一个走出车门。当我在人流中往后一扭头时,看到他的左腿直挺挺地朝前挪动,听到吱吱的响声,原来是假肢!我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时,我不由得收住脚步,望着他步履艰难地走向茫茫人海。

【小题1】短文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主要人物是老军人。
【小题2】用“____”画出一处外貌描写的句子。
【小题3】“这句话像一支利箭,刺穿了我那一瞬间的私心。”句中“我那一瞬间的私心”指的是_________。
【小题4】“那久已被人们遗忘的美好的东西重新回到人们身上来了。”句中“那久已被人们遗忘的美好的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
【小题5】“一脚踩在那老军人的左脚上,可是他竟然一点儿知觉也没有似的。”这句话暗示出___________。
【小题6】短文赞扬了老军人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