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理解
一个小孩子,(拉 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密 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妈妈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小题1】用“√”选出括号里恰当的字词。
【小题2】画“________”的句子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小题3】小孩子想折下一枝花的原因是________,妈妈拦住了他,因为________。从中我们了解到这位妈妈是一个________的人。
【小题4】你能把选文的内容用一首小诗概括出来吗?试试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这里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20 05:31: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尊严》,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 果然 竟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 先生, 吃您这么多东西, 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 我现在就做 等做完了您的活儿 我再吃这些东西 年轻人站起来说  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 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 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意。 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二十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显然 果然 竟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小题1】用“____”画出文章“( )”内恰当词语。
【小题2】给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小题3】结合短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狼吞虎咽________________
款待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已用“//”分好了段落,请简要概括第一、二两段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章主要写的是石油大王哈默,为什么开头要写其他逃难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品读画线句子:“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画线句子是对人物_____、____的描写,从年轻人说的话看出____________
【小题7】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尊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京腔的韵昧
生在黄梅戏的故乡,可我最喜欢的还是京剧,听不厌,品不尽。高兴时,还能吊起嗓门儿来上几句,那特有的京味儿总是悠悠地酽在心头。
教了十几年的书,上过不少还算成功的课,但自己感觉最好的还是教《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了。郁达夫先生简直京化透了,那关于北京之秋京味儿十足的描写,几番诵读之后,真是醉煞了人。至今,那几个老北京在秋雨之后的对话我还能脱口道出。
多年来,京剧、京腔时时诱惑着我对北京的向往,“山里佬难出天”,每每机缘擦肩,只好望京兴叹。
终于在去年的秋天,在北京待了一周,上天安门,穿八达岭,游世界公园,钻王府井大街小巷,大饱京腔耳福。
北京人说话总有那种特别的京味儿:频频的儿化音节,极富神韵的“土”话,更有那节拍、那音色、那抑扬顿挫劲儿,每每显出了一种宽宏深厚的底气和贴近生活的亲切感与原汁原味。京腔儿还极富个性。细细品味,有的带股虎劲儿,有的透着大气,有的则臻于一种雅境……
言为心声,北京人的豪爽与大度在京腔中也足见一斑。那天,我们乘地铁到前门站,由于人多,我们一行好几个只好站着。这时,一位很普通的北京市民,见我们同行中一位老人没座位,便主动地站起来让座。看得出这是位“老北京”,“老先生——您这儿坐!”……这一刻,我感到京味几十足的招呼特别富有质感与热度。我们与“老北京”一见如故,聊着天南海北的事儿。
京腔冶人,几天一过,竟也情不自禁地仿着京腔与游人对白,仿佛自己也是个“老北京”了。
【小题1】“望京兴叹”一词活用了成语_________,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题“京腔的韵味”指的是文中的“京味儿”,说说“京味儿”有什么特点。
【小题3】“京腔冶人,几天一过,竟也情不自禁地仿着京腔与游人对白”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类题5

阅读我最棒。

池塘

清晨,我爱坐在塘边轻轻地朗读课文,池塘就像美丽的母亲,悄悄地看着我。有时我爱把脚伸进塘水里,轻轻地搅呀搅。柔软的塘水拍打着我的脚,像是母亲的手抚摸着我,舒服极了。

中午,烈日喷焰。密密的垂柳挡住了阳光,塘水泛着涟漪,柳枝随着涟漪妩媚地拂动。“游泳喽!”一声呼喊,一群孩子扑通扑通跳进水里。他们像鱼儿似的,在清凉的塘水里快乐地游着,享受着塘水的爱抚。

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夕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

【小题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注意同一个词有多个形容词。
________)的塘水  (__________)的塘水 (_________)的塘水 
_________)的太阳   (__________)的夕阳 (_________)的垂柳 (_____)的垂柳
【小题2】为下列词语注音。
抚摸(________) 涟漪(________) 扑通(________) 婀娜多姿(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直线画出文章中的一个拟人句,并模仿它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找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模仿它再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本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描写池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