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盲人心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时,我代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 tiāo  tiǎo )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满十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笼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健全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亮暖的灯,为别人着( zhuó   zháo )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黑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小题1】将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五花八门—— (________)(________)
单一 ——(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盲人心中明亮的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黑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这里“心中的明灯”指的是________,“手上的明灯”指的是________。
【小题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A.要学习盲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B.我们夜晚出门要提着明灯。
C.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0 06:14: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的房东

赵海英

(1)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

(2)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

(3)他拥有一幢价值36万美元的两层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2万美元的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人士。

(4)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活:他的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浓缩橙汁,回来对水;面包也舍不得买,自己在家做;一日三餐简单得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两三片面包,有时涂点花生酱,几片生菜叶,外加一杯牛奶,有时加一只烤土豆。我从没见过他做鱼、肉、鸡、鸭等荤菜。

(5)他是个守财奴吗?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每年都大量捐款给各种慈善机构,并且赞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

(6)由于以前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就认识房东先生,所以他以很便宜的租金让我住在他家,除了我以外,他家还有6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家成了中国之家,他逢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7)住进他家的第二天,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没想到,他一出门,就捡起了垃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检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纸散落在地,他也捡起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水坑里。他也毫不在乎地捡起扔进垃圾桶。

(8)跟他走了一段后,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于是,我也袖口一卷,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而实际上,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写着理解和尊重。

(9)他看见地上有一个易拉罐,就一脚踩扁,捡起放进口袋,并且得意地说:“可以卖几分钱呢!”看见地上有一枚一分硬币,又马上捡起来,像个孩子似的唱起了他童年时代的儿歌:“谁捡到,谁收起;谁丢了,谁哭泣!”一脸天真烂漫的笑容。

(10)这是我在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那首歌也是我最难忘的一首儿歌。

(11)后来,我才知道,每个周末上午出门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

(12)于是,只要有空,每个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

(13)这是我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我懂得了,给予是最大的快乐 。

【小题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不得(shĕ shè)   水(shuì duì)  落(sàn sĕn)
【小题2】第(8)段中写“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写出你的理解。
(1)惊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脸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第(11)段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末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一项公务
B.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C.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的一种习惯。
D.房东先生已把周末捡垃圾当作一项常规的公益活动。

同类题2

课外阅读练习。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三斤。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而这些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的老牛挣脱了缰绳,闯到沙漠里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运水的车来了,老牛迅速冲上公路,司机紧急刹车,军车停了下来。老牛沉默着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样呵斥驱赶,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对峙着,运水车不能前进。性急的司机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
老牛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三斤左右,放在牛的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头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处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就掉转头,慢慢往回走去。
【小题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挪动(né    nuó) 倔强(jué   juè) 贪婪(lán  nán)
【小题2】给多音字注音。
刹车(  ) 刹那(  ) 处分(  ) 四处(  )
【小题3】词语巧搭配。
(  )的主人  (  )的叫声  (  )的故事
(  )的牛背  (  )的水   (  )的老牛
【小题4】填空。
这是一头(  )的老牛,一头(  )的老牛,一头(    )的老牛。
这是一个(  )的故事,一个(  )的故事,一个(    )的故事。
【小题5】文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用心读这个真实的故事,想象当时的情景,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