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蹦极

蝴蝶的翅膀

蝴蝶是公认的美丽昆虫。它的美丽就在于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蝴蝶的翅膀上有红、黄、蓝、黑、白等多种颜色构成的斑纹,显得五彩缤纷。研究人员经过观察后发现,这些美丽的颜色是源于它们翅膀上面密密覆盖着的一层“粉末”。这些“粉末”在显微镜下看,是一些像鱼鳞似的小东西。昆虫学上称之为“鳞片”。

更神奇的是,蝴蝶翅膀上的鳞片具有巧妙调节体温的作用。当太阳直射时,鳞片会自动张开,以减小太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少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又会自动闭合,紧贴体表,使太阳直射到身上,以便吸收到更多热量。这样一来,蝴蝶就能使自己的体温始终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科学家正是模仿了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从而保证了卫星上装配的各种精密仪器不被烤裂或冻裂。

【小题1】蝴蝶翅膀上鳞片的作用有(    )。
A.使翅膀五彩缤纷B.调节对太阳光热能的吸收
C.使蝴蝶自由飞舞D.多吸收太阳光的热能
【小题2】蝴蝶翅膀上的鳞片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示?对科学做出了什么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16 08:09: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1990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北京中学生梁帆去荷兰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的活动。
活动开始了,宾馆门前升起了50多个国家的旗帜。梁帆在各国国旗中寻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但是他始终没有找到。为什么在这样大型的国际会议上,却没有中国国旗呢?梁帆立即找到会议组织者,严正要求:“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是代表中国来的!”临到吃午饭时,会议组织者也没有把中国国旗升起来。梁帆把会议组织者拉到餐桌前,指着餐桌上的粉红色桌布,说:“(   )你们找不到中国国旗,好办,我(   )把桌布染红,做一面中国国旗!”梁帆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会议组织者,他们马上安排人找到了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宾馆前把它升起。梁帆的行为也受到各国与会代表的敬佩,纷纷称赞他是“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梁帆向会议的组织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帆一定要坚持升中国国旗是因为(    )
A.没有升国旗他就得不到与会代表的敬佩。
B.他想得到别人的称赞。
C.他是代表中国来的,五星红旗代表我们国家的尊严。
(4)你觉得怎样做才是爱护国旗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我们歌颂黄河,赞美黄河,岂能容忍有人这样“攻击”她!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朋友的这番话有一定道理。这难听的话刺到了我们的痛处。
黄土高原曾经郁郁葱葱,黄河的水也曾经清澈碧绿。随着“坎坎”的伐木声,河畔的森林植被越来越少,河水由清变浊,由浊变黄,“一石水而六斗泥”,河改名叫黄河。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近5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表层土有0.2—0.7厘米厚。若筑起高和宽均为1米的土堤,至少可以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长期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了,每年随之而去的氮、磷、钾约3000万吨,相当于100座年产30万吨化肥厂产量的总和。在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每个劳动力耕种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七倍以上的农田。他们早出晚归,累死累活,即便是苍天保佑,风调雨顺,一亩地才打三四十公斤粮,收二三十公斤油籽。
黄河的年经流量为423亿立方米,远比世界上的一些大河少,但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38公斤,每年输沙量达16.4亿吨,两项指标均高居世界各大河之首。黄河的流域面积不及密西西比河的1/4,但年输沙量却是密西西比河的5倍。
注入黄河的泥沙使黄河的河床每年增高5—10厘米。在黄河下流的一些地区,河床已高出两岸十多米,成为一条空中“悬河”,真的如李白所说的那样,“黄河之水天上来”。多少年来,这条悬河成为架在人们头上的长剑,历史上曾发生过1500多次大决口。黄河成为一条害河,人们望黄兴叹,谈黄色变。
水土流失是世界性危机。世界各国水土流失的发生,无不是植被破坏的结果。
据研究,形成一厘米厚的表土,约需100年到400年时间,而若无植被的保护,风雨在短短的几个季度就可把这些沃土冲光。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
【小题1】写出文中画线字的反义词。
攻击——(________)   清澈——(________)
【小题2】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外衣”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小题3】第④、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小题4】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垂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觉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枝条,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大地(增加增添)色彩,还给人们送来春天的气息。
柳树_________是最早的报春使者,_________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浪冲岸的树木。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做接骨夹板材料;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柳枝又会成为柳篮、柳箱、簸箕、抬筐等日用品。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_________是塘边河岸,_________丘陵山地,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阴。”如(故意有意)栽培,那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就更多。
(1)在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上画“×”。
(2)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关联词。
(3)按要求填空。
第2自然段是_________段,在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
(4)找出第6自然段中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用“_________”画出来。
(5)文中画“”的部分描写了柳树的_______________。画“_______”的部分描写了柳树的__________________。
(6)辨析中心思想,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本文通过记叙垂柳的特点和用途:
A.赞美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B.赞美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奉献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
C.赞美柳树的经济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奇异的世界

从前,人类对着明亮的月儿,会产生很多幻想:上面有宫殿、嫦娥、玉兔、桂树……外国人也以为月亮里面有一位女神。今天,我们已经知道月球原来是个寂寞而奇异的世界。

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物,没有声音;有的是高山、深谷、坑穴、沙石和尘土。山很陡,洞穴都是圆形的,周围突起,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泥尘,我们在上面轻轻走过,就会留下很深的脚印。月球背着太阳的一边是漆黑的,向着太阳的一边,却使人感到惊奇:天空像一个深蓝色的盖子,地上的一切,竟然全是黄金色,蔚为奇观!

月球的引力很小,我们在上面走动,会感到轻飘飘的,毫不吃力,一跳就跳得很高很远,但是要转身或停下来,可不容易了。

【小题1】在,我们已经知道月球是个寂寞而奇异的世界,月球上有:(  )
A.宫殿、嫦娥、玉兔、桂树
B.一位女神
C.空气、水、生物、声音
D.高山、深谷、坑穴、沙石和尘土
【小题2】月球向着太阳的一边,使人感到惊奇,主要是因为:(  )
A.地面是漆黑的。
B.天空像一个浅蓝色的盖子。
C.地上的一切,全是黄金色,蔚为奇观。
D.在地上走,会留下很深的脚印。
【小题3】在月球上要转身或停下来不容易,这是因为:(   )
A.在上面走动,会感到轻飘飘的。
B.一跳就跳很高很远。
C.月球的引力很小。
D.人身体很轻。
【小题4】以下是同学们读了本文后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月球上有生命。
B.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引力小。
C.月球是个寂寞而奇异的世界。
D.月球上山很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