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拓展阅读。
 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邻人都夸这两个孩子长得好,长大都会有一番作为。老人也用心考查着他们的成长。
 几年后,他们长高了。老人想考考他俩,就从市上买回两把未开刃的斧头。老人对他们说:“今天我买回这两把斧头,明天让你俩上山砍柴。要各砍各的,看谁砍得多,回来得早。”
 第二天,兄弟俩按父亲的吩咐,就各自行动了。
 阿力想,要砍得快,砍得多,就得抓紧时间。他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地砍呀,砍呀……因斧子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
 阿智拿起父亲买的斧头,看斧刃厚厚的,就赶紧到井边去磨,不久,就磨锋利了。他也拿上扁担、绳子上山去。到了山上,抡起锋利的斧头,几下就砍倒了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砍了两大捆。太阳刚刚偏西,他就背着沉重的柴回家了。阿力呢,直到太阳下山才背着不多的柴回到了家。
 老人看到兄弟俩都回来了,走过去看看他俩的柴,又看看他俩的斧头,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两个,上山早、花大力的是阿力,下山早、砍柴多的是阿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这是因为阿智磨了斧头,这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孩子们,今后做事,不但要卖力气,还要多动脑筋呀!”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照样子,写词语。
一模一样(ABAC式)      
腰酸背痛(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3.老人考查两个儿子的目的是(   )。
A.看谁力气大
B.看谁会砍柴
C.看谁聪明会动脑
D.看谁诚实勇敢
4.你认为谁做得对?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03 10:46: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小木屋 。
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那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震撼。
“我希望,”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
保罗惊愕地看着那男孩,冲口而出地邀请他:“你愿不愿意坐我的车去兜兜风?”
“当然,我非常愿意。”
男孩兴高采烈地坐上车。绕了一小段路后,他眼中充满兴奋地说:“先生,你能不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前?”
保罗笑了,他想那男孩一定是要向邻居炫耀,让大家知道他坐了一辆新车回家。但是保罗这次又猜错了。男孩请求他:“你能不能把车停在那两个台阶前?”
保罗把车停在了台阶前,男孩跑上了台阶。过了一会儿,保罗听到他回来的声音,但动作似乎有些缓慢。原来他带着跛脚的弟弟出来了。他把弟弟安置在台阶上,紧紧地抱着他,指着那辆新车,对弟弟说:“你看,这就是我刚才在楼上告诉你的那辆新车。那是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将来我也会送给你一辆这样的车,到时你就能去看那些挂在窗口的圣诞节饰品了。”
(1)圣诞节是每年的哪一天?

(2)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3)保罗有几次猜错了男孩的心思?请说说具体情况。


 
 
 
 
 
 
(4) 你认为男孩(哥哥)是怎样的一个人?


(5)通过这篇短文,你领悟到什么了呢?
   
   

同类题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个和尚(shanɡ)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ɡ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