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作者是抓住地球哪些特点来写的?


2.课文第1、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第8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7-03-23 04:48: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快乐阅读。

海底世界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有高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小题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哪几个句子分别概括了第2——4自然段的意思__________
【小题2】短文中介绍了_________等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小题3】文中哪个句子能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用“  ”画出来。

同类题2

美文阅读。

神奇的克隆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许多植物先天就有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这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二十世纪开始,科学家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小题1】短文介绍的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中不包括(   )
A.马铃薯B.柳树C.仙人掌D.玫瑰花
【小题2】“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B.列数字C.打比方D.分类别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起了什么作用?(   )
A.总述作用B.承上启下C.归纳作用D.总结作用
【小题4】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不包括(    )
A.挽救一些濒危物种。B.培植人体器官。C.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蔬菜。
D.使恐龙重生。
【小题5】“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一句中“装配”的意思是移植,如果把“装配”一词直接换成“移植”,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中学习方法

昙花

谁不知道“昙花一现”这个成语呢?可是很少有人目睹过昙花开放的动人情景。因为昙花要好几年才开一次花,而且是在夜间开花,从开到谢整个过程只有4个小时左右。

邻居李叔叔家种了一盆昙花,昨夜,我终于有幸看到昙花开放。昙花的分枝,肉多而厚,像一张张绿色的芭蕉扇,白色的花蕾高悬着,似乎马上就要开放。但我们等了又等,它始终不愿将自己美丽的面容展示出来,好像一位害羞的少女站在那里,迟迟不愿揭开自己的面纱。

终于,昙花的花蕾轻轻地,有节奏地抖动起来。随着这轻微的节奏,花瓣正慢慢地张开。我惊喜地叫道:“要开了!要开了!”两家的大人小孩顿时围拢过来,屋里安静极了。

又过了好一阵子,昙花终于露出了它美丽的笑容。它洁白无瑕,清淡高雅,在微风的吹拂下,飘飘欲飞。你瞧,它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呀!

人们把牡丹称为“百花之王”。是的,牡丹确实美丽,但看着眼前的昙花,我觉得它的清纯高雅比牡丹更胜一筹,它才是名副其实的百花之王。

似乎没过多久,昙花便开始凋谢了,它的生命迅速地结束了。不少人认为,昙花虽然美丽,但生命短暂,没有可取之处。我却不这样认为,昙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却令人终生难忘。

正如人的生命,若对社会毫无贡献,只能落得“无志空活百岁”;有的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放射出奇光异彩。到底哪种生命更有意义呢?

【小题1】我能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昙花____ ____   洁白____ ____
____ ____玉立   奇光______彩
清______高雅
【小题2】我能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小题3】我能用“____”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小题4】我要把描写昙花美丽的语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篇文章作者以花喻人,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这篇文章中,邻居李叔叔对他家的昙花进行了__________,终于等到了花开的时候。我们一起观察昙花时,近距离地对昙花进行了____________,这样我们才深切地感受到了昙花的美丽。(短期观察 仔细观察 对比观察 长期观察)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