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火车提速“能手”——摆式列车
(1)一条铁路不可能是笔直的,总会有许多曲线。火车走在曲线上会产生离心力。为了保证安全,列车走在各种半径的曲线上时,速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一些欧洲国家的铁路部门设想在原有非高速铁路的基础上,运用高新技术,采取让列车车体倾斜的一系列措施,使列车以较快的速度通过铁路曲线区段,缩短旅行时间,更快、更好、更经济地实现铁路高速化。
(2)当前,瑞典、意大利等国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新型列车——摆式列车,它是集电脑、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速列车。当列车经过曲线时,在电脑控制下,车厢会自动倾斜,抵消离心力的作用。行走在直线上时,车厢又恢复原状,就像玩具“不倒翁”一样。运行实践表明,摆式列车通过曲线速度可提高20%-40%,最高可达50%。也就是说:常规线路可行驶准高速列车(时速160—200公里),准高速线路可行驶高速列车(时速200---350公里)。摆式列车不愧为“曲线冲刺能手”。
(3)摆式列车的优势在于,它不需重新修筑特别的高速火车轨道,只需对现有线路适当进行改造。因而它的投资远远低于新建高速铁路,所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采用。
(4)澳大利亚本来拟新建从墨尔本至悉尼的高速铁路,因建新线投资过大,经反复论证,最终在原有线路上,通过了采用摆式列车。美国东北走廊华盛顿至纽约铁路,1993年租用瑞典制造的摆式车体电动车组试运行,时速由200公里提高到250公里,1994年已正式投入运营。日本的山阳新干线,列车时速已达260公里,为了赶上国际水平,也在研制采用摆式车体电动车组,要将时速提高至300公里以上。目前,摆式列车作为尖端技术,已先后引入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芬兰和瑞士等国,发展前景令人瞩目。
(5)瑞典是最早发展摆式列车的国家。瑞典的摆式列车是摆式列车的杰出代表,自1990年以来。它已运行在哥德堡至斯德哥尔摩之间,全程运行时间由原来的4个半小时缩短至不到3个小时。摆式列车在瑞典已运营7年多,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最近,我国已从瑞典引进第一列摆式列车,它对于我国既有线路提速来说,具有节省投资和投入运营快的优点,不久即将运行在广州-深圳-香港铁路干线上,时速可由目前的16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
(选自2004年第4期《科学论丛》/曹炳坤)
【小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小题2】说明对象具有什么特征?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小题3】请你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当前,瑞典、意大利等国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新型列车——摆式列车,它是集电脑、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速列车。( )
(2)当列车经过曲线时,在电脑控制下,车厢会自动倾斜,抵消离心力的作用。行走在直线上时,车厢又恢复原状,就像玩具“不倒翁”一样。( )
(3)也就是说:常规线路可行驶准高速列车(时速160—200公里),准高速线路可行驶高速列车(时速200---350公里)。
【小题4】从文中提取我国火车提速的有关信息,请您用笔在原文上划出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8-17 01:33: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练兵场。

有趣的太空生活

在无边无际的太空里,几乎没有空气。人在那里无法呼吸,就好像沉到水里一样。所以,宇航员要穿上宇航服,用来保护自己。一件宇航服有50多千克重,里外有十多层,装着控制氧气、水、温度和压力的自动设备。宇航服虽然很笨重,但这点分量在太空中实在算不了什么。

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可以不穿宇航服,但他们走路、睡觉、吃饭、洗澡以及大小便等都和我们在地面上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在太空中,宇航员几乎没有重量,只要轻轻一蹬脚,就能从这边“飞”到那边。

宇航员吃的东西像糨糊一样,装在像牙膏管子的容器里,挤进嘴里去吃,不让食物到处乱飞。洗澡要在密封的棚里,因为水不会往下流动,要用真空泵把脏水排掉。大小便时要把脚和腰绑住,否则人会飞起来。为了防止泡沫乱飞,宇航员用可以吃下去的牙膏刷牙。

太空生活是多么的奇妙、有趣啊!快点学习科学知识吧,长大也当一名宇航员,驾着飞船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小题1】判断下列说法,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太空里有水有空气,所以宇航员才能进人太空。(___
(2)太空中,宇航员轻飘飘的,几乎没有重量。(_____
(3)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泡方便面吃。(_____
(4)宇航员睡觉时可以站着睡,大小便时要把脚和腰绑住。(_____
(5)文中描述的太空生活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类从来没有飞上太空。(_____
【小题2】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太空生活是多么的奇妙、有趣啊!
_______是多么的漂亮啊!
_______是多么_______
_______是多么_______

同类题2

名著阅读

水难道是可以吃下去的吗?当然是可以吃下去的。在肉、蔬菜、面包里——在任何一种食物中,水分都要比固体物质多得多。肉里面的水分要比固体物质多一倍,而黄瓜里几乎全都是水分。再来说说你身体里的水分吧,它和新鲜黄瓜里所含的水分几乎一样多。假如你的体重是40千克,那么其中有35千克都是水分,而固体物质只有5千克。成年人的身体中所含的水分要少一些,大约是体重的四分之三。你或许会问:“那为什么人不会淌一地板的水,就像果子冻那样?”奥妙在于东西是由什么构成的,其他的倒并不怎么重要。不错,最重要的就是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假如我们拿一小片肉或者一小片黄瓜放到显微镜下面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饱含汁液的细胞。这些汁液并不是从细胞里流出来的,因为细胞的四面都是封闭起来的。而秘密就在这里。由此可见,水是构成我们人体最主要的物质。

(节选自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小题1】(整体感知)这段选文中,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
A.水是可以吃下去的。
B.人不会像果子冻那样淌一地板的水。
C.生物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
D.水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物质。
【小题2】(说明方法)除了作假设的说明方法外,画线的句子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列数字B.作比较C.打比方D.举例子
【小题3】(探究意图)读画线句子,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进行说明?(   )
A.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人身体里都是细胞。
B.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人不会像果子冻那样淌一地板的水。
C.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人身体里的水分含量极大。
D.因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成年人身体中所含的水分要少一些。
【小题4】(思考质疑)文中提到的“细胞”是什么?如果你无法解释清楚,你会怎么解决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两分零七秒,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从地面升到杆顶的时间。你可知道,为了这两分零七秒,国旗班的战士付出了什么样的劳动?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必(需 须)和太阳一同升起。国旗护卫队每天升旗的时间与太阳升起的时间一致。两分零七秒,这恰是太阳从刚刚露头到完全(yuè yào)出地平线所需的时间。但是每天太阳出来的时间不一样,怎样掌握升旗的时间呢?国旗班从天文台得到了一年365天太阳升、落时间表。他们根据这个时间表,确定每月上、中、下旬的升旗时间。(chénɡ shènɡ)夏酷(暑 署),前半夜很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蒙胧就得起身整装,因为4点33分太阳在地平线(lù lòu)头,国旗(dé děi)同时升上旗杆顶。遇到阴雨天气,见不到太阳,国旗也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你可以想象,国旗班的战士是多么(辛 幸)苦!
每天清晨,随着升旗电钮的按动,升旗战士昂首并(zhǒng zǒng),挺胸收腹,向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他们威武雄壮的形象给庄严的时刻增添了光彩。
【小题1】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合适的字,用“√”标出。
【小题2】填空补缺。
(1)“两分零七秒”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升国旗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天升旗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升旗结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画出能表现国旗班战士辛苦的语句。
【小题4】用“~”画出写战士们升国旗时动作的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学家发现,猴子会使用不同的声音来报告各种各样的敌人的来临。如遇见豹子,它们会发出狗叫一样的“汪汪”声;瞧见秃鹫,则发出一种低沉的喉音;碰上逼近的毒蛇,便一连串地吐出急促的“嘶嘶”声。
大雁的语言变化主要表现在音调的强弱上。当雁群在茫茫月光下沉睡时,担任哨兵的大雁却睁大了眼睛,不时地从喉管中发出迟钝的“嗒嗒”声,这是告诉同伴:平安无事,安心睡吧。要是发现了不祥之物,哨兵便马上发出尖锐的“叽叽”声,唤醒群雁,时刻准备转移。∥
最为奇妙的是,动物也有人类一样的“方言土语”。从事鸟类研究的专家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密执安湖畔的乌鸦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意大利佛罗伦萨郊区的乌鸦通话,城市的乌鸦与农村的乌鸦相互之间都不能理解对方的“语言”。
动物的语言是非常有趣的.蜜蜂以其辛勤劳作的特性精熟于舞蹈语言;萤火虫则以光色、光频、闪光时间来通话;生活在南部美洲漆黑山洞的油乌竟能使用超声波进行联络,仿佛人类使用电台一样.//
掌握动物语言在科学技术的许多研究领域中都是大有可为的.苏联的鸟类学家在大森林中用广播播放表示欢迎的鸟类语言,吸引了大批的益鸟在林中定居,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当成群结队的被法令规定禁捕杀的大海豚在渔轮周围调皮捣蛋,从而影响作业时,一阵阵表示危险的“嘟嘟”的鱼类语言传入水中,顷刻之间,捣蛋鱼似的大海豚便统统逃之天天了.。
【小题1】找出文中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响亮(  )  缓慢(  )  敏捷(  )
安全(  )  远离(  )  迁徙(  )
【小题2】写出至少4种文中列举的动物的语言及它的意思。
【小题3】简要概括一下短文第1、3段的段意。
第1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说说研究动物的语言有什么意义?
【小题5】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