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一定要争气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28岁的时候,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
当时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童第周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那几年,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这是很困难的。同学们谁都不敢做,那位教授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一遍一遍反复做,终于成功了。那位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这件事震惊了欧洲生物学界,童第周十分激动,他说:“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完全能办到。我就是要为中国人争光!”
【小题1】用下列词语各写一句话。
钻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声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短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当时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的原因是(    )。
A.中国人不会做实验。
B.中国学生太笨。
C.当时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
D.中国人没有骨气。
【小题4】“这件事震惊了欧洲生物学界”中“这件事”指的是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童第周那么勤奋刻苦的钻研是为了什么?要证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12 01:20: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淘气包埃米尔(节选)

夜里,埃米尔和阿尔弗雷德到外边去抓小龙虾,他们共抓到1200个。黎明回家时,他们抓的龙虾背都背不动了,但是埃米尔很高兴,一路吹着口哨、唱着歌。

“我要给爸爸一个惊喜。”他想。埃米尔很愿意在自己的爸爸面前露脸,尽管总是失败。现在他希望,爸爸睡醒的时候一下子会看到那么多龙虾,所以他把它们倒进一个大铜锅里,把锅搬进卧室,放在他爸爸的床边。

“当他醒来看见这么多龙虾,会有多么惊喜。”埃米尔想,然后他又劳累又兴奋地爬到床上睡觉去了。

卧室里很静,只能听到埃米尔的爸爸轻轻的鼾声。此外还有龙虾互相抓在一起发出的轻轻的沙沙声。龙虾经常这样。

埃米尔的爸爸每天起得很早,这一天也不例外。卧室里的钟一到五点,他就掀开被子,把腿伸到床下边,他要这样坐一会儿,醒醒旽儿。他伸一伸懒腰,打一打哈欠,抓一抓头发,还要活动一下脚趾头。他的左脚拇指曾经被埃米尔放的捕鼠夹子夹过一次,平时有些僵硬,每天早晨要活动一下。但是正当他活动自己的脚趾头时,突然叫了一声,把正在睡觉的埃米尔的妈妈和小伊达从睡梦中惊醒。她们以为有人正在谋杀埃米尔的爸爸。其实不过是一只龙虾爬到他那只挨过夹的脚趾上了。如果让你试一试,让一只龙虾的爪抓你的脚趾头,你就知道了,跟让老鼠夹子夹住的感觉差不多,他肯定要叫喊。龙虾都很倔强,它们死去活来地互相抓在一起,越抓越紧,埃米尔的爸爸拼命叫喊就不奇怪了!顺便说一句,埃米尔的妈妈和小伊达也拼命叫起来,因为她们这时候看到,几百只龙虾在地板上爬来爬去,哎哟,哎哟,足够让她们惊奇了!

【小题1】埃米尔为什么要把龙虾放到爸爸的床边?(  )
A.为了给爸爸补身子B.为了给爸爸做实验
C.为了给爸爸一个惊喜,在爸爸面前露脸D.为了吓唬爸爸
【小题2】爸爸为什么惊叫?妈妈和小伊达为什么也叫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读了短文,我觉得埃米尔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小题4】请你发挥想象,将故事的后续情节写一写。
一大早的叫喊声,惊醒了熟睡的埃米尔。他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的维克托
班上转来一个新同学,他的名字叫维克托。
维克托和同学熟悉以后,就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一场大火,又怎样从河里救起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大家都信以为真。
有一次,班上的同学排演一出话剧,不料,在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同学突然病了,大家都发起愁来。“我很熟悉这个角色,就让我来演吧。”突然,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都从心里感激他。
到演出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遍校园的各个角落,仍不见他的踪影。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走进教室,看见维克托正悠然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大家立刻围了上去。
“你那天为什么不来演戏?”
“忘了。”他若无其事地回答。
“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忘记?”大家都提高嗓门责备他。
同学们气愤极了,大家约定在两个月之内,谁都不理睬维克托。
这两个月的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很难熬。但是他终于懂得说大话是最坏的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小题1】把这篇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
【小题2】请从文中找出反问句,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
①“忧”是因为________。
②“喜”是因为________。
【小题4】在同学们不理睬维克托的两个月里,维克托心里会怎样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找出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他在北平读的小学和中学,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时代的新生日子!
⑥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3--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这篇文章,可分成四大段。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归纳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邓稼先一生的主要工作及其贡献是什么?他的贡献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邓稼先一生工作的评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