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活动三:拓展阅读实践
热爱祖国,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本分。国家有难时,应如顾宪成所说的那样:“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国牺牲时,应如文天祥所写的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读读下面的文章,说说读后的感受。
爱国与小事
爱国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情感,却并不都表现为辉煌而壮烈的行动。有些小事有时更能体现这种伟大的精神,爱国意味着一种责任。
爱国意味着你每天都要按交通规则走路,乘车时买票要具有主动精神,不在舞厅和足球场发动“战争”,不偷税漏税,不给警察找麻烦。
爱国意味着你要把自来水当成茅台酒来珍惜,把粮食看作是黄金和珍珠,不抢购商品,不攀折花木,爱护公用电话亭;意味着除了脚印之外,你不要把任何东西留在马路上。
……
爱国意味着你每天多认识一个汉字,多背诵一首古诗词,多欣赏一曲中国民歌,更多地了解祖国丰富璀璨的文化;意味着经常读报,天天看新闻联播,时时关心着祖国的一切。
爱国需要做小事,但即使对小事来说,也应该少说多做。我想我说得够多了,还是让我们去做吧!
你对“爱国意味着一种责任”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12 01:22: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 )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娩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要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小题1】在文中( )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小题2】填空。
短文写了         的读书方法,分别是
【小题3】联系上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你写一句有关读书方法,或劝告他人读书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