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有一天,后院的一棵柳树和一棵梨树不知被谁砍走了,只剩下一根柳树枝和一根梨树枝了。
柳树枝问梨树枝:“朋友,你今后打算怎么办啊?”
梨树枝瞅了它一眼,反问道:“你呢?”
柳树枝十分感慨地说:“我要像我们的前辈一样,在春天抽枝吐绿,装扮美好的时光;夏天长出茂密的树叶,让人们避暑……长大成材后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人们。”“我可不咧!”梨树枝傲慢地说:“我们梨家除了每年为人们结果外,还用来做不少的门板、桌椅板凳,更伟大的是用来雕刻图章,解决许多大事,为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使我骄傲,使我自豪。我呀,今后要好好休息,什么事也不干了。这难道不应该吗?”
它们正说着,一位农民伯伯走来,把它俩拉到堤外,削成了两个桩子,打进了泥土。柳树枝可高兴了,它大声地嚷道:“这下我的理想可以实现了。”于是,它每天沐浴着春风、阳光,吸收大地的养分,克服种种困难。不久,它便发出了绿芽,长出了许多枝条,坚实地扎根于土壤之中,成为护堤的能手。
而梨树枝呢,在泥土中一个劲儿地休息,成天呼呼大睡。春风不住地摇都摇不醒它。不久,它就腐烂在泥土中了。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茂密——(______)   傲慢——(______)   美好——(______)
【小题2】柳树枝的打算是什么?用“横线①”画出来。梨树枝的打算是什么?用“横线②”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柳树枝和梨树枝的结果怎样?你能说说导致这样的结果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这篇短文,我得到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12 02:30: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思维拓展。
小窗户
天黑了,滴滴答答的雨点把睡梦中的小窗户敲醒了。小窗户揉了揉惺忪的眼睛问道:“小雨点,你要干啥呀?”小雨点说:“天又黑又冷,你让我进屋去暖和暖和吧。”小窗户摇摇头说:“不行呀,你进来会把屋子搞脏弄湿的,你不能进来。”小雨点哭了,在窗户的玻璃上留下道道泪痕。
夜里,漫天飞舞的雪花把大地装扮得像白天一样。小雪花轻轻地飘落到小窗户上,悄悄说:“醒醒吧,你让我进去看看小朋友,我想和他们玩。”小窗户说:“小朋友们这会儿都在睡觉,等他们醒了再和你一起玩,好吗?”小雪花点点头,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窗户上等待着,晶莹的雪花就像一朵朵漂亮的小窗花。
黑夜过去,太阳出来了,给大地洒下万道金光。小窗户早早就醒了,它有礼貌地向太阳公公问好,又对春风阿姨说:“欢迎您,欢迎您到我家来做客。”于是,小窗户开得大大的,明媚的阳光和温馨的春风穿过窗棂把一个个小朋友从甜甜的梦中唤醒。
(1)我是模仿秀
滴滴答答:    
暖和暖和:    
又黑又冷:    
(2)还原精灵。
(   )的眼睛 (   )的阳光
(   )的雪花 (   )的春风
(3)探究阅读
①小窗户为什么不让小雨点进屋?用“﹏﹏”标在文中。
②用“——”标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③是谁把小朋友们唤醒的?
 

同类题3

拓展题
小书屋
这间小巧玲珑的小书屋,被挤在两幢高大的楼房中间。 
小书屋门前,摆着几张临时搭起的书架,上面挨挨 (    )挤挤地摆满各种书刊杂志:有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有适合青年人阅读的,也有适合中老年人阅读的,种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它们都争着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过路的读者。小书屋主人的态度很好,不仅百问不烦,百拿不厌,而且还能根据顾客的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主动介绍你所喜爱的精神食粮。 
小书屋内,有一个柜台,它分上下两层,都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刊杂志。四周的墙壁上,从上到下也用铁丝和绳子挂了四 (    )书刊,就连两扇打开的小门上,店主人也没让它 (    )闲着。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不管是三伏酷暑,还是(    )九严寒,只要你来到这个书店小屋,都可以随意选择你喜爱的书刊,让你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这个小书屋,没有宽敞豪华的门面,也没有富丽堂皇的室内装饰,却有着琳琅满目的书刊杂志、热情和蔼的笑容、亲切温柔的话语,这一切,给人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它像一叶小舟,(    )着人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小题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或词注音。
【小题2】联系上下文说明加点的词各代指什么。
(1)它们都争着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过路的读者。(    )    
(2)分上下两层,都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刊杂志。(    )    
(3)像一叶小舟,载着人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
【小题3】用“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用什么比喻什么。

【小题4】在熟读短文的基础上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小书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

梅兰芳练功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小时候,是个有志气、有毅力的孩子。梅兰芳曾进入“云和堂”学戏,拜吴菱仙老先生为师。吴先生对梅兰芳的要求很严,有时还采取十分严苛的训练方法,但梅兰芳总是按老师要求的那样,努力完成练功任务。当时,吴先生最厉害的一手是跷功。他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着一块砖头,让梅兰芳脚踏两根半米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站一炷香的工夫,起初,梅兰芳站上去总是战战兢兢,不到三分钟,就腰酸脚疼支撑不住了。可他刚跳下来,又必须马上再站上去,因为一炷香烧不完,是不准下来休息的。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梅兰芳的腿都站肿了。

经过一段时间基本功的训练,梅兰芳的跷功有了很大的长进。但他没有满足,又积极主动地设法增加训练难度。秋去冬来,他在庭院里找块地方浇了一个冰场,冰面光洁如镜,人走上去都免不了摔跤,可梅兰芳偏偏要踏上高跷,到冰场上去跑圆场。高跷本来重心就高,支撑面又很小,再加上冰滑,梅兰芳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吴先生看了有些怜惜和心疼,就对梅兰芳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兰芳却坚决地说:“先生,你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先生无奈,只好让他继续练下去。

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益甚大。他晚年时曾多次说:“幼年练踩跷,颇以为苦,但使我腰腿力量倍增。我在六十多岁时仍然演出《醉酒》《穆柯寨》一类刀马花旦戏,就不能不说是当年严格训练跷功的好处。真可谓‘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啊!”

【小题1】梅兰芳是著名的________艺术家,曾拜____________老先生为师,练习过____________功夫。
【小题2】从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我们感受到梅兰芳先生小时候练功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到了什么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还可换成另一句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