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给带横线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漫游:(1)满,遍(2)水过满,漾出来(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试图:(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2)计划(3)希望得到,谋取
2.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   ) 热闹——(   ) 柔和——(  )
3.用“--”画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样子的语句。
4.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5.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0-24 09:46: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拓展阅读。
李时珍是明代一位出色的医学家。他每天替乡民治病,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他空闲时常常研读各种医药书,充实自己的医药知识。但他发现,药书中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有些药书把一些药物的名称、性质和功效等数据,写得含糊不清,十分混乱;有一本药书更把一种毒药误写成补药,结果医生开给人吃,医死了人。于是,李时珍便下定决心:要重新编写药书,纠正那些错误,补充新的知识。他把修书的决定告诉父亲。父亲非常支持,说:“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但修书的工作非常艰巨,你要有不屈不挠的毅力,也要准备花上毕生的精力,才能完成它呀!” ②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阅读大量书籍,又常常做笔记,考证材料。当他对书本上的记载有怀疑时,便翻山越岭,实地考察,希望找出正确答案。他又深入民间,搜集各种药方,因而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医药知识。李时珍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伟大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小题1】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药书?请用“横线①”画出相关的语句。
【小题2】文中画“横线②”的句子说明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你从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一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理解。
竹 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杆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息”字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取__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取第___种解释。
2.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写了竹子“全身是宝”。
4.“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    ”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6.“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突出了竹子的品格是   
7.读完全文,说说短文的中心思想。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