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理解。
竹 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杆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息”字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取__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取第___种解释。
2.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写了竹子“全身是宝”。
4.“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    ”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6.“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突出了竹子的品格是   
7.读完全文,说说短文的中心思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10 12:51: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习题。

桂花

八月,许多恒儿都已凋谢了,而桂花却怒放了。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香气。但花儿在哪儿呢?害羞的桂花躲在叶子后面哩!你看它,由五六个小瓣组成的小黄花,娇小玲珑,十分可爱,多么像藏在绿荫后面的害羞的小姑娘啊!

桂花,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没有玫瑰的浓艳重彩,没有菊花的千姿百态。它华美而不刺眼,显得那样朴素大方;花香而不刺鼻,闻着是那样的清新舒畅。

桂花榨出的油经过加工,可以制成美味可口的桂花糖,吃起来有一股桂花的香气。桂花还可以熏香茶,喝了这种香茶,满口清香。据说挂花还可以制成化妆品……它的用途真广啊!

我想,做人就应该像桂花那样,不争名利,不哗众取宠,却有益于人民,有利于社会。你认为呢?

【小题1】认真读短文,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的牡丹  (__________________)的玫瑰
(___________________)的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的桂花
【小题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也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四个方面写出来桂花的特征。
【小题4】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直通车。

荷兰的郁金香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竟然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棵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所以荷兰人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本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那可怜的模样了,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个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热(   ) 样(   )
小石屋(   )
2.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3.文章从 两方面写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4.“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