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想象一下,浪花还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24 08:4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大舞台。

鱼竿和鱼篓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鱼竿和鱼篓的故事广为人知。

两个年轻人外出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眼看所带的食物没有了。正在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个钓鱼竿,鱼篓里有一些鱼。他们立即向老人求救。老人说:“从这里出去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至少有十天的路程。我手里的两样东西送给你们,请你们自己想办法渡过难关吧。”

年龄大些的要了______________,他说:“我没有力气去钓鱼了,我吃着这些鱼回去。”他想,有鱼果腹,还愁饿肚?年轻一些的拿了钓鱼竿想,鱼竿在手,何愁无鱼?他们高兴地和老人告别,然后他们分道扬镳了。

拿了鱼的那个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瞬间,连鱼汤也被他喝了个精光。他饿了就吃鱼,走了一半多路,就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而拿了钓鱼竿的人呢?他提着钓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能够钓鱼的地方走去。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碧蓝的湖面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很多年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同样因为迷路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同样,在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拿着钓鱼竿和装有一些鱼的鱼篓的老人。他们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分别送给他们每人一样东西以后就走了。

两个年轻人商量:我们不能分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个人大,我们共同吃着这些鱼去寻找钓鱼的地方,边钓鱼边向有人烟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

他们俩同甘共苦,精打细算,每顿只煮一条鱼。果然,在鱼篓里的鱼将要吃尽的时候,他们找到了钓鱼的地方。而后,他们把钓到的鱼晒成鱼干,向着前面走,不久又发现了钓鱼的地方……十几天以后,他们成功地从死亡之地突围,回到了出发之地。

澳大利亚人把这个故事作为他们民族的座右铭,告诉自己的子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诚合作,而不要自私狭隘。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宽广——(   )   分裂—— (   )   同心协力一一(   )
【小题2】根据上下文意思,在文中的横线上选填的句子应该是(   )
A.那鱼篓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B.那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C.那鱼篓里鲜活硕大的鱼。D.那装着鲜活硕大的鱼的鱼篓。
【小题3】在文中用“——”画出说明这个故事的道理的句子。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去年的树
一棵树和一只鸟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歌。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明年春天我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来找她的好朋友树。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去年长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飞向山谷。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儿。鸟儿问小女孩儿:“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唱起去年唱过的歌。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1. 树和鸟是好朋友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去年的树不见了,鸟儿感到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她是怎么打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