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苏武牧羊(节选,有改动)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派中郎将苏武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不料被扣留,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拔刀向脖子抹去。苏武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痊愈了,又逼他投降,苏武坚决不从。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喝,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冬天,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
单于见折磨没用,就让苏武到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并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
苏武出使时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请回答:苏武是个怎样的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11 06:04: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初春某个假日的下午,我在储物间整理一家人的冬衣。九岁的女儿安娜饶有兴致地伏在不远处的窗台上向外张望,不时地告诉我院子里又有什么花开了。

这时,我无意中在安娜的羊绒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一副手套,两副手套一模一样。

我有些不解地问:“安娜,这手套要两副叠起来用才够保暖吗?”安娜转过头来看了看手套,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上,异常

生动。

“不是的,妈妈。这手套暖和极了。”“那为什么要两副呢?”我更加好奇了。她抿了抿小嘴,然后认真地说:“其实是这样的:我的同桌翠丝买不起手套,可是她宁愿长冻疮,也不愿意去救助站领那种难看的土布大手套。平时她就敏感极了,从来不接受同学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妈妈买给我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丝也有一副,她就不会长冻疮了。所以,我就又买了一副一模一样的放在身边。如果装作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副,翠丝就能够欣然戴我的手套了。”孩子清澈的双眸像阳光下粼粼的湖水,“今年翠丝的手上没有长冻疮。”

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小题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阳光  (    )的小脸  (    )的手套
(    )的双眸  (    )的湖水
【小题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安娜准备了两副一模一样的手套。
【小题3】“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这句话中“小天使”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之为“小天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如果你是翠丝,你会接受安娜的手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