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母亲知道我要去挑煤,心里当然舍不得,可是她也不愿意眼看着孩子们挨饿。她半夜起来不声不响地送我到门口。我约上小赵,匆匆忙忙走了。
我们爬过几座山,穿过几片树林,赶到挑煤的地方。哪知来得太早,还没有一个人影,小煤窑办事的地方门关得紧紧的,里面没有灯光,人都在睡觉。
1.以上两个自然段选自课文《 》。
2.用“ ”画出母亲送“我”的句子。从( )这个词可以看出母亲的心情很复杂。母亲会怎么想?
    。
3.读了选文,你有什么感受?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22 10:02: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捅马蜂窝的孩子——爱迪生
小时候的爱迪生体质虽弱,却爱动脑筋。小妈妈当过小学的教师,她知道,好奇是打开神秘知识宝库的一把万能钥匙。所以每当爱迪生问她为什么时,妈妈总是微笑着,细心地开导他,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爱迪生不仅爱问为什么,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也闹过不少笑话。
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大树下玩儿,不知是谁发现了树杈上有一个马蜂窝。
“窝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大家都摇摇头。
“不如我们把它捅下来瞧一瞧,好不好?”爱迪生向小伙伴们建议说。
“大马蜂会蛰人的,要捅你去捅!”小伙伴们都躲得远远的。
爱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便找来一很长树枝,硬是把马蜂窝给捅了下来。顿时,一群大马蜂都向爱迪生涌来。片刻之间,爱迪生已被马蜂蜇得满脸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即使这样,他还要把蜂巢的构造看清楚。
这个可笑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优秀品质。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好奇(________)奥秘(________)
【小题2】用“不仅……而且……”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划线部分有一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爱迪生____________。
【小题4】这个可笑的行为体现了爱迪生       的品质。
【小题5】你是怎么理解“试一试”这个词语的?请举例说明。(用不少于二百字的篇幅写出自己试一试的过程和结果以及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童年读书(节选)

莫 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③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④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

【小题1】本文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
【小题2】在文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而遭遇的一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话依次概括。
为读《封神演义》______________,为读《青春之歌》__________,为读《破晓记》____________。
【小题3】读第2段,说说父亲为什么反对我看闲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作者说:“那时我感到幸福”,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小男孩,因为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有一次作文,题目是“愿望”。小男孩极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几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这篇作文(    )打动了老师。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还在班上(    )朗诵了这篇作文,并写下了批语: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捧着作文,小男孩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他把作文装在一个亲手制作的大信封里。他(   )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一睁开眼睛,他就(   )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礼物?”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把那个大信封递过去。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读完作文,妈妈眼睛里涌出了两行热泪。她一把搂住小男孩,搂得很紧很紧。
【小题1】把下面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静静地 深深地 甜甜地 动情地
【小题2】用“  ”在文中画出老师给小男孩写的评语。
【小题3】小男孩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_____________。
【小题4】读完作文,妈妈眼睛里为什么会涌出热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外短文

阅读下面这篇课外的短文,回答问题。

我有一个好爸爸,他非常疼我,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吃。

今天,爸爸很晚才回来,我奔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今天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吃的?”爸爸说:“厂里的阿姨给了我一个桔子,叫我带给你吃。”只见那个桔子又大又圆,黄澄澄的,晶莹透亮,味道肯定不错。我剥了皮,掰下一块放在嘴里,轻轻一咬,果然甜滋滋的。我想:这么好吃的桔子怎能不让爸爸尝一尝呢?可爸爸肯定又舍不得吃。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捂着牙大声道:“唉呀,这桔子怎么这么酸啊?”正在厨房里吃饭的爸爸听了我的叫声,赶紧跑进屋看看,对我说:“不会吧?”我更加大喊大叫了:“还不酸,牙都疼了。”爸爸将信将疑地说:“真的吗?”我剥了两块放进爸爸的嘴里,对他说:“不信?你试试吧!”爸爸轻轻一咬,奇怪地问:“咦,这不是很甜吗?”这是,我大声嚷道:“爸爸上当了,爸爸上当了。”爸爸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他一下把我抱进怀里。我们俩都笑了,笑得那么欢,笑得那么甜。

【小题1】“舍”在字典里的读音有两种:shě shè;字义有:①舍弃②施舍
③房屋④养家畜的圈文中的“舍”应取读音(______),应取字义(_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将信将疑(___)肯定(___)
【小题3】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划线的句子换另一种说法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妙计”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我使用这条妙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从中体现了_____________。
【小题5】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简要地写一件你与父母或其他亲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不超过五十字。
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快乐阅读。
钻木取火
远古时代是没有火的。到了夜晚,人们就生活在黑暗中,吃的当然是生的。
一天夜里,一个年轻人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伏羲告诉他,一直往北走,有一个叫燧明国的地方,那里有火种。年轻人醒来后,就向北方走去。他翻过高山,穿越森林,游过河流,跳过沟涧,向北走了很远很远。
终于有一天,他来到了燧明国。这里有一棵奇大无比的树。他看见有无数只长着短而硬嘴巴的鸟,正在不停地啄一棵燧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烂夺目的火花迸发出来。
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立刻折下几根燧枝,互相敲击,树枝上果然闪出了火花!他又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终于,树枝上(    )烟了,接着,(    )起了火花,年轻人激动得(    )下了眼泪。
从那以后,这位年轻人四处游走,向人们传授钻木取火的方法。
自此以后,人类就有了火。火把五谷煮熟,把野味烤熟。冬天。人们用它取暖;黑夜,人们用它照明。人们还用火来冶炼矿石,打造工具和武器。火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人类迈向文明。
人们被年轻人的勇气、智慧和无私所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氏”,即取火者的意思。
【小题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小题2】用“横线②”画出描写钻木取火的方法的句子。
【小题3】人类有了火,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横线①”画出来。
【小题4】你觉得燧人氏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