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理解

祖母绿和岫岩玉

在一个偏远的山沟里,有块祖母绿和岫岩玉的璞石,它们穿着厚厚的衣服,衣服上沾满了灰尘。

一天,祖母绿伸伸腰,叹了一口气,对岫岩玉说:“咱们躺在这里,也不知有几千万年了,腻味透了!我真希望探宝的人把我带出山,雕琢出来,也好为人类做点贡献呀!”说着,抖掉了身上的一些尘土。

岫岩玉忙不迭地说“大哥,你可千万别这么想!这里有繁花茂草,还有潺潺流水,咱们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何必到尘世间去受那些磨难呢?”说着,把头缩进了地里,逐渐埋没在野草丛中了。

地质队到了这条山沟,他们用地质锤这里敲敲,那里打打,很快发现了祖母绿。他们把祖母绿带回去,送到玉器厂,经过玉工的精心切磋琢磨,制成了价值连城的工艺品白菜蝈蝈。那蝈蝈刻得惟妙惟肖,蹲在碧绿的白菜叶子上,前脚跷起,似乎高兴得要叫出声来了。

不久,人们在这条山沟里开采铜矿,那块岫岩石,在震耳欲聋的打眼爆破声中,同别的普通石头一起,被炸得粉碎了!

【小题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山沟
(    )的工艺品
(    )的白菜叶子
( )的爆破声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1)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故事中的祖母绿和岫岩玉同在偏远的山沟,它们的遭遇和结果却不相同:祖母绿___________;岫岩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这个故事里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15 12:06: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以后,(  )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  )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   )陌生黑暗的,(   )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小题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的意思
震耳欲聋:_________
情有独钟:_________
【小题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章中的括号内: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第4节: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节: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将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今后,谁还能像父亲那样做自己的眼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写了父亲关爱小群的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件(第2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第3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第5~6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阅读全文,简要说说小群为书包责怪父亲时,父亲为什么愣住了,半天没吱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认真读第8节,为什么父亲追悼会上的一句话震撼着小群,又好像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他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
(1)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读1-3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读7-8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A言罢,还恭恭敬敬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后,我仍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时,惊讶得险些把“瓶底”晃下来:“您就是他父亲?不像不像!您那宝贝儿子!哪一点像您!把您的脸都丢尽了,打架、逃学、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小学升初中我全乡第一,初一、初二均全届第一,参加竞赛获二等奖。“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大会上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就是这娃的爹。”全场笑了,我也笑了。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自豪的“名片”了,B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接过别人递过来的一支烟了。

【小题1】“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时,惊讶得险些把‘瓶底’晃下来。”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句中的“瓶底”指的是________。
【小题2】题目中加引号的“名片”指的是_________。
【小题3】“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这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
【小题4】短文通过对“我”成长过程中父亲情感变化的描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父亲对“我”的_____和“我”对父亲的_____。
【小题5】品读文中画线的两处语句,比较辨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处采用前后照应的写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B.这两处采用对比的写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C.这两处采用了说明的写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