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燕  子
一对黑色的燕子,撞在我的玻璃窗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这一对小客人,却又忽然不见了。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
我在窗口等着,等(待代)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发(芽牙),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无穷地眺望。
燕子终于又回来了,衔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只白色的小房子。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它们在这新地方发现了工场,找到了工作,在向我(报抱)告它们的快乐……
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饱饱地吃了一顿……
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会儿歌,又到它们的工场去了。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不是衔着泥沙,就是抬着树(枝支)……
燕子,燕子,我知道你是在劳动中,变得如此矫健的!也知道你是在劳动中,吸取了太阳的光亮,才使你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的。甚至你那火红的嘴唇,也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才变得如此艳(丽力)的!啊,你是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
(1)从括号中选出合适的字。
等(待 代)________ 发(芽 牙)________  (报 抱)告________
树(枝 支)________ 艳(丽 力)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矫健—________   艳丽—________   闪亮—________
(3)用“________”画出描写小燕子劳动场面的语句。
(4)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0-13 04:42: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理解。
竹 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杆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息”字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取__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取第___种解释。
2.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写了竹子“全身是宝”。
4.“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    ”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6.“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突出了竹子的品格是   
7.读完全文,说说短文的中心思想。

同类题3

课外阅读理解。
那倾斜的伞
很小的时候,我十分喜欢下雨。
每逢“淅沥”声从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钻进伞下,挽住外公的胳膊。于是,我们便走进了这片雨的世界中。
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已变成墨绿色的,绿得那样深,绿得那样扣人心弦。望望外公,外公头顶原应墨绿色的天空已经破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外公,伞歪了。”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我困惑了,“怎么搞的,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外公,你肩膀都被淋湿了,快擦干呀!” 你有没有被淋着呀 外公问 啊 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 外公开心地笑了起来。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是干的,一半是湿的。
不知从何时起,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是我为外公撑伞。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都和以前一样。“丹丹,伞歪了。”传来外公微颤的声音。我抬起头,这才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与外公相同的事,①这仍然是把倾斜着的伞。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 温柔)的伞,我会永远(怜惜 珍惜)它,爱护它。②从此,我总盼着下雨。
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给第四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3、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不解( ) 惊奇( )
4、请用“||”将文章分为四段,并写出段意。
  
  
  
  
5、联系课文内容,在文中标有序号了地方补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6、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写在下面。
  
  
7、“我”为什么喜欢下雨?
  
  
8、为什么“我”发现头顶的天空是墨绿色?“扣人心弦”是什么意思?这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