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天地。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小题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首句中___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
【小题2】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20-03-20 09:49: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饮湖上初睛后雨》一诗中作者描绘了_____的秀美景色。( )
A.西湖
B.洞庭湖
C.青海湖
同类题2
古诗名句填空。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终日不成章,_________。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夜望月》。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
(5)少壮不努力,_____。
同类题3
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明挽留。
B.《送元二使安西》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及天气。
C.《送元二使安西》第二句直接表达以酒告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结尾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说出送行者与被送者的共同心声,话语感人肺腑,惜别之情达到极点。
同类题4
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课三首古诗全部都是描写边塞的诗。
B.《从军行》的第一句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后两句抒情做了铺垫。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时无比欣喜的心情。
同类题5
对《春夜喜雨》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以拟人的手法与春雨及时降临,“知”字用得极妙,把春雨都写活了。
B.三、四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细腻地写出了细雨轻柔无声的特点。
C.最后两句实写作者所看到的雨后清晨美景:锦官城内到处盛开着湿漉漉、沉甸甸的鲜花。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诗词曲鉴赏
体裁
诗